教育服务机器人课程笔记|我的Arduino“第一盏灯”

📖 今日课程内容

今天的专业课带我走进了教育服务机器人的世界,重点学习了Arduino开发板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实践完成了“点亮LED”的入门实验。课程分为三部分:

Arduino开发板

1.硬件认知:了解Arduino板的结构与常用参数。

2.软件准备:安装并配置Arduino IDE编译环境。

3.代码实践:编写程序让板载LED(LED_BUILTIN)周期性闪烁,体验硬件与软件的交互。


设置高低电平让Arduino开发板上的灯闪烁

💡核心代码解析

实验中运行的代码如下,它的核心逻辑是通过高低电平切换控制LED亮灭:

void setup() {  

pinMode(LED_BUILTIN, OUTPUT);  //初始化LED引脚为输出模式

}

void loop() {  digitalWrite(LED_BUILTIN, HIGH);  //高电平点亮LED  

delay(1000);                      //持续亮1秒(1000毫秒)  

digitalWrite(LED_BUILTIN, LOW);   //低电平熄灭LED  

delay(1000);                      //持续灭1秒

}

代码运行逻辑

1.初始化阶段:

setup()函数在程序启动时运行一次,负责配置硬件。这里将LED_BUILTIN引脚设置为输出模式(OUTPUT),以便控制电流通断。

2.循环控制阶段:

loop()函数会无限重复执行以下动作:

点亮LED:向引脚发送高电平(HIGH),电流导通,LED亮起(见图3:亮灯实拍)。

保持亮度:delay(1000)让程序暂停1秒,LED持续亮。

熄灭LED:发送低电平(LOW),电流断开,LED熄灭。

保持熄灭:再次用delay(1000)暂停1秒,进入下一次循环。

🔧 关键点总结

高低电平的作用:HIGH和LOW分别代表电压的开启与关闭,直接控制LED的通电状态。

延迟函数的意义:delay()中的数值单位为毫秒,决定LED亮/灭的持续时间。例如,delay(500)会让闪烁速度加快一倍。

硬件与软件的协作:代码通过IDE烧录到Arduino板后,硬件会严格按照指令执行,实现“自动化”闪烁。

🎓学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验,我理解了如何通过代码控制硬件行为,也感受到Arduino在机器人开发中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LED闪烁,但它让我对“程序驱动硬件”的逻辑有了直观认知,为后续学习传感器、电机控制等复杂功能打下了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