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在厦门参加了江湖人称好讲师大赛冠军制造机之称的王鹏程的《培训大师班》。王鹏程,王老师是悦己达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鹏程管理学院创始人,我们更亲切的喊他老王。作为鹏门弟子,上课不是重要的,上课结束之后,出来撸串和啤酒才是重要的。
整个《培训大师班》逻辑线是非常清晰的:从培训的定义开始,讲到培训活动的设计(编)、表达(演 )和主导者(导),然后讲到现场培训师现场的呈现技巧,再到最后的调研,每一个环节都有可以深究的技能,也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采取的也是课程中所讲授的三段式结构,同时也遵循了MECE的原则,相互对立,不重不漏。
在课程开始,就抛出一个讨论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好的培训和课程?其实自己在AACTP培训师上也学习了关于培训的定义,那就是每次培训必须是有目的性的,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达到提高目标,提升个人能力,工作能力的都叫培训。培训更多的是以职业者为主体,以培训师为主导,通过宣导理念,传递知识或训练技能改变个人行为,进而提升组织绩效的活动。培训更多的关注的个人行为的改变,来达成组织绩效的改进。见我的简书文章《培训的价值和意义》。
而师父给出的答案其实和自己之前的认知是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此处给自己一个掌声,哈哈。师父的答案是下面的解释。
好的培训是调动右脑和左脑的培训。左脑负责构建模型(包括时间、空间、三角、钟摆、变焦、递进等多种框架),右脑负责视觉演绎(包括视觉力量、隐喻、游戏、节奏控制、幽默的力量等)。从这个定义,就知道以后在培训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左脑和右脑。所以师父在开场就发了大大的红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暖场活动。
回想自己以前的课程和授课,自己造左脑还是比较发达的,这就让我自己想起来自己的盖洛普的优势:和谐、搜集、公平、思维、责任。从自己的优势不难看出,自己确实在左脑比较的发达,看来自己后期需要注意在课程设计环节,增加右脑的部分,借助对比,冲突、比喻、幽默的力量,让自己的培训更上一层楼,任重而道远啊。这个部分见自己的简书文章《盖洛普,四大优势领域领导力》。
在分享关于培训师的定位时,和我们分享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强调多次:培训师是在Express(表达观点)而不是在Impress(不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不是为了征服学员)。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成人学习会收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注意力以及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这就要求我们作为培训师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
首先,我们看下人的注意力随时间变化曲线。
从图上,不难看出,人的注意力曲线(8-10分钟注意力达到顶峰),所以作为培训师,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需要每8分钟转换一种授课方式,让课程不会变得沉闷。
紧接着,分享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这个的部分,师父分享了一次关于艾宾浩斯的故事,这个故事也非常的吸引人,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这是一个关于遗忘单词记忆研究的故事。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横坐标是关于时间,纵坐标是关于单词的个数。艾宾浩斯他不仅仅去研究这个遗忘曲线。他还是一个德国心理学家。在心理学里面我们知道有一个是测谎仪。艾宾豪斯当年在研究测谎仪的时候,就不得不说他的妻子和他自己的故事。艾宾豪斯在大学里面去研究这个测谎仪,他也不能找别人去研究,他就找了自己的妻子,让他的妻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我们知道测谎仪是通过测试对象的皮肤电阻,呼吸血压等等变化来观测是否说谎,但是作为夫妻双方,他们对于自己都是特别了解。他的妻子作为对象是可以做到对他说谎,但是测谎仪还没有什么反应。这样的话对于研究来说就很麻烦,所以爱民浩斯就找了一个他的学生,也就是他的女助理来研究,我们知道他们一来二去眉来眼去,他就跟他的这个女助理好上了。作为他的妻子,肯定就不愿意了,他就去找他的这个助理,跟他去进行理论呢,要打败小三,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他的这个女助理呢,就爱上了他的这个妻子,他的妻子呢,本身就爱爱林浩斯。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三个人去组建了一个家庭。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用中国传统的一句话说,就是有辱斯文。所以他所在的大学就把他的这个教授给开除了,未完待续。
在正文开始的部分,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培训大师班》的课程大纲。
培训大师班主要是分为三个章节,按照,培训发生的先后顺序,从培训开始之前做课程的设计以及开发开始到培训过程中的课程演绎以及培训结束的结束语,再到最后的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培训评估上,每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演绎。
首先在培训准备篇,也就是我们的编导部分介绍的是课程设计和课程的准备以及视觉辅助三部分内容。
我们先看一下在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讲解的是4个步骤。第1步是收集信息,第2步是搭建逻辑线,第3步是组织要点,第4步是根据不同的要点采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进行演绎。
在收集信息的第1部分,首先和我们分享了关于,怎么样去书写一个好的培训目标。可以采用abcd目标书写法,公式就是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关于培训目标的部分,我们可以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来去进行做书写,比如说学员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学会了什么样的一些技能和改变了什么样的态度等等。
搜集信息的第2部分主要是和我们分享了三点内容,第1个就是学员的一些基本信息。作为培训师在上课之前,我没有收集自己培训对象他们的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说学员的年龄层次,受教育的程度,整个公司的性格氛围,他们对于这个分享主题的熟悉程度有多少,知道的多少是不知道的,受训学员他们的工作中主要处理的工作事项是什么。
其次和我们分享了关于收集信息时我们收集的范围和深度,我们收集的信息可以是一些使用的理论,相关的案例,在网上去找的一些图片影像资料等等。作为培训师,我们不需要自己去进行开发或者研究一些相关的内容。现在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要知道我们所研究的每一个主题,前人都是有所去进行研究的,我们一定要做的是可以作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掌握一套可以搜索信息的方法,这一块的内容我们可以见这篇文章《演讲实录| 三个一,助力培训师野蛮生长!》
第2部分分享的是如何的去搭建逻辑线,我们要将自己的资料组织成三层的结构,因为三这个数字非常的神奇。如果说你在演讲的过程中说一点,可能感觉比较单薄,说两点也不太合适,但是说四五点的话可能给别人的感觉又比较多,而唯独三是比较好用的。见我的文章《即兴演讲读书分享稿》。同时我们还要遵循MECE法,要做到我们的主题是相互独立,不重不漏。
而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路基线又从时间上来讲,比如说过去,现在和将来从事物的先后顺序上来讲,比如说像第1步,第2步第3步等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在这里是否重点强调了我们做逻辑结构时一定要有模型。我们去看在商业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经典的课程,都是有模型的,比如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能力,三合工作的意义等等,它就是有一个模型,而经典的课程一定是有一个模型来支撑的。像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中,首先我们看到它是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到互赖这三个阶段。在每个的阶段里面又有不同的三个习惯,再去进行做支撑。
在组织要点的部分,同样我们也是可以采用三层结构的房子,并且需要注意中间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做到重点突出并且取舍有道。
在编导部分,第4个主要的内容是我们根据自己不同的要点去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比如说像知识类的课程就适合用于讲授法,而技能类的课程肯定更适合用于一些练习的方法等等这些。
针对不同的要点,我们为什么是要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呢?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就跟大家说过成人的学习除了,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之外,还会受到激励的曲线影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遗忘曲线。除了这个遗忘曲线之外呢。不同的授课方法,他们对于学员的影响度也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学到的内容讲授给别人记忆的保持率是最大的,我们通过下面的这个图片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得出来,这就和我们俱乐部的口号是一致的,人人都是培训师,教就是最好的学。
在培训的课前准备上主要和我们分享了,我们可以从教学的资料,教学教具以及培训的场地,难以去进行,做详细的一个准备,同时我们可以借用像飞跃版视频道具翻页器等等,可以给自己一个讲师课程的检查清单,在课程开始之前按照自己的检查清单去进行检查。这里自己之前曾经准备过培训的checklist。
在培训的视觉辅助方面,主要是向我们介绍了培训师PPT设计的四宗罪,第1个是把PPT当成提词器,第2个是单张PPT上面的图表过多,第3个是图表的信息内容太多,第四是信息和数据没有经过处理。
讲师的PPT设计的两大原则就是第1个是一目了然,第2个是要有视觉化,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不如图,图不如表,表不视频就是这个道理。
在培训实施过程课程演绎方面,首先和我们分享了我们培训师为什么去进行紧张,因为紧张是一个人的天性。在我们还是原始人与生俱来的一些天性。这个部分的内容可以查看我的文章《四步轻松告别演讲的紧张情绪》,在这篇文章中我详细的做了阐述,我们为什么紧张的原因。
在紧张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口干嗓子发紧,脸红出汗,心跳加速,脸发热,发冷抽搐,膝盖抖动,恶心,肚子发抖等等。
作为培训师没有是不紧张的,我们和演讲其实是有很多的相似的,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要有充足的准备任何的一堂课,我们要至少去演练两次,要自己去想象一下我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自己上课的内容录制成视频然后通过回放来改善,也可以邀请一位小伙伴在现场给你去进行做反馈。
在这个部分还给我们分享了几个原则,第一就是目标集中,我们要避免在一个培训的过程中出现提,以及去不相关的言论和负面的评价等等提供不清楚的信息。第2个内容就是要避免去轻视观众,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学员,不能够有一些傲慢,或者说讽刺人的表现,并且避免跟学院去陷入长时间的讨论。第3个就是要减少一些干扰的信息,比如说去在手中玩弄一个小的物件,翻自己口袋里的硬币,不必要的手势和展示不必要的内容等等。第4个就要保持和关注的沟通跟关注有眼神的交流,避免一些防御性的行为和手势等等。
讲完这一个部分又给我们分享了关于影响演讲的要素,通常我们所说的55387法则,在我们演讲或者做培训的过程中,一个培训时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占了55%的部分,一个培训师的语音语调只占了38%,而我们通常所比较看重的语言的部分其实只占7%。在强调的时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两个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培训师的站姿上面,我们要将自己的身体的重量放在两条腿上,不要去来回的抖动。
在培训师的手势上面,我们要避免将自己的手放在后面,或者说以一种无花果叶子的样子放在前面,放在兜里,将自己的胳膊交叉在胸前,呆呆的放在两边等等,或者说以歌剧式独唱演员的姿势去进行摆放。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手势去强调自己或者说去描述以及附加感情等等,要避免在培训的过程中去碰触自己的头发,脸,眼睛等等。
在培训时的站位和移动上,我们要保持让屏幕位于自己的左侧,并且不要漫无目的的移动,我们培训师所有的移动都是要有目的的,同时要移动三步时在新的地方去停留几秒钟,保持自己在明亮的位置,千万不要在一个黑暗的位置去发声。最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要去穿过投影仪的光线遮挡到投影仪。
在眼神交流上,我们一定要直视观众,不要出现肤浅的扫描,恰当的接触时间是三秒钟,就像自己对着一个人去进行说话。
在面目表情上我们要表现出来有活力并且精神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的自信,不要出现皮笑肉不笑或者说假笑的现象。
在声音上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声音,要足够的远,并且音调要抑扬顿挫,避免出现一些口头禅,适当的出现一些停顿,因为停顿是有非常多的好处的,第1点停顿是有助于培训时去进行思考,也有助于听众能够去进行吸收培训师所讲的内容,当然还有停顿是可以让培训师有时间去进行做呼吸,停顿还能够去进行强调一些内容,包括我们在停顿的过程中可以去观察听众的反应,并且调整演讲和培训的内容。
在第二天的上午,主要和我们分享的是培训结束之后的事情包含了结束语,如何的去进行制定培训行动计划和培训评估的方式选择。
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会采用凤头猪肚豹子尾的方式。培训的结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培训结尾时一定不要匆匆忙忙的去进行结尾,我们在培训结束时可以采用以下的几种方式去进行结尾。比如说我们可以去进行总结,要点用清楚的建议去进行,支持自己的培训目标,也可以采用排比的方式通过一段话来去进行做实行,或者以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故事以及富有哲理的话语来去进行,结束自己的一天的培训或者一堂课程的培训。培训师的结尾一定要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在培训结尾时,如果说是一些太独立的目标,可以让培训学员去制定相对应的一些行动计划,比如说像公司的一些价值观培训时,就比较适合让学员去制定对应的一些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其实也就是得到学员的承诺,并且要符合smart原则。在行动计划制定完成之后,一定要让学员的上级去进行知道。
关于培训的评估上,我们可以从课程讲师以及培训安排的角度来去进行,做设置,当然在现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在线的评估工具,避免刀耕火种的时代。这个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见自己培训宝电子版课程调研问卷。这仅仅是柯氏四级评估的一级评估的范围。
在培训评估上,知识类的培训可以采用提问以及测试的方式,而技能类的培训可以采用实操或者说演示的方式,至于态度类的培训,可以采用的是培训学员前后行为改变的分数评估。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AACTP文章。如何让培训出成果?80%培训经理都想知道的答案在这里和《培训效果最大化——从课堂培训到培训项目》。
两天的培训内容很多,从培训的定义开始,讲到培训活动的设计(编)、表达(演 )和主导者(导),然后讲到现场培训师现场的呈现技巧,再到最后的调研,每一个环节都有可以深究的技能,也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采取的也是课程中所讲授的三段式结构,同时也遵循了MECE的原则,相互对立,不重不漏。让自己对于培训以及培训师有了新的认知,比如说好的培训是调动右脑和左脑的培训。左脑负责构建模型(包括时间、空间、三角、钟摆、变焦、递进等多种框架),右脑负责视觉演绎(包括视觉力量、隐喻、游戏、节奏控制、幽默的力量等)。培训师是在Express(表达观点)而不是在Impress(不是为了留下深刻印象,不是为了征服学员)。好的课程一定要模型,模型的力量是无穷的。
文章的最后,附上整理的一些金句和课程的思维导图。计划本周和俱乐部的伙伴做一次时长为2-3个小时的分享。
1. 有模型吗?我讲清楚了吧?大家还有哪些思考?
2. 漂亮的小姐姐,偶尔来句粗话,接地气。
3. 不是为了看风景才上路,是上路了才看到风景。
4. 这就是目标的力量,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有目标叫航行,没有目标的叫流浪
5. 焦点在哪里 能量就流向哪里
6. 还有996 和69
7. 我比他们都贵
8. 好的培训,要兼顾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
9. 哈哈哈
10. 师父说爱我了,哈哈哈!
11. 师父为什么没说爱我
12. 念念不忘,必有回报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 ,爷当个体户,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13. 人生就像打地鼠,不论受到多少次的捶打,都要能从其他地方冒出来。
14. 高手都是用模型,师父就是这块的高手
15.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鲁迅
16. 我的天那
17. 成年人做事看利弊,小孩子才是看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