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当下,人们把社交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恰恰就是独处的那段时光。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写道:“我总结了三种能让我们发现自己并与众不同的办法:珍惜每日独处的时光、打破自我缚束的恶习、疯狂追求自己的目标”。
1.独处,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喧嚣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宁静的人,享受一个人的浮世清欢,一个人的细水长流。尤在经历悲欢离合之后,一定要学会好好与自己相处。
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的”狂浪不羁,到“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低落肃穆,到“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精深境界。苏轼持横溢才华,历惨淡人生,终寻得一寸净土、无比豁达。
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的真相可见一斑。与世无碍,与人无求,诸般德行,皆向内寻。
独处时,清灵随之而来,静美随之而来,温馨随之而来,灵魂充实且富有,内心清净又温柔。
2.独处,是一种竞争之道。
善于独处,不是甘于寂寞、消极自闭。是平淡的生活中自省吾身后的静默持守,在明确自我认知后追求超我价值的另一种奋进,为应对竞争垒累沉淀更深厚的力量、为自己增值。
2002年,在一家仪器制造公司上班的田中耕一,忽然接到一通电话说:“恭喜你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他获奖,是因为十几年前的一次实验操作中,他加错了试剂,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次失败的实验创造了一项重要的发明。
获奖后,国内外的荣誉和媒体的追捧纷至沓来,一位记者问他最想做的事,他说:“让我一个人待着。”
此后,他拒绝了媒体采访,每天还是在研究所里继续做实验。
2018年,他的另一项重要研究在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网络版上发表。
3.智慧如你,请放下手机,安心独处
现在时兴的一句话:工作之内求生存,工作之外求发展。抛开后天环境干扰,上苍赋予同样的生命和同样的时间,这本是公平的。只是不同的人把时间花在不同的地方,结果当然不同,这也是公平的。
当你在逛网店的时候,有的人已经上完一堂课,
当你在玩手游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读完一本书,
当你在刷视频的时候,有的人已经跑完三公里,
当你在朋友圈互动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写出更完美的策划案。。。。。
所以请善待那些本不多的珍贵的独处时光,因为你怎样对待它,它就会回馈给你一个怎样的自己。放下手机,哪怕和朋友散散步、看看书、认真做一次家务,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