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们玩着玩着就玩到了一起,明明大家都不认识,却并不影响在一起玩的乐趣。

这样的毫无遮掩、毫无保留,大概只有孩子之间才会拥有。
而作为一个成年人,想要获得如此简单的快乐,好似常常不可得。
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防备心似乎也愈盛,即使因此而少了一些朋友,似乎也不甚要紧。
其实要不要紧,也只有自己知道。
我一直奉行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在朋友上面更是如此,所以知心的朋友甚少。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是一个缺乏热情的人,无论工作还是日常,积极的和人相处沟通也绝不是我的风格。我更愿意站的远一点,始终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姿态,与人隔的远一点,好似就会安心一些。
不清楚何时形成的这种性格,大概自小有之。
也有可能是受家庭的影响,自七八岁时便知道自己的身世,心里面总是不服气,凭什么我是被抛弃的那个?为什么要舍弃我?怎么忍心?就为了要一个男孩吗?
也许从那时开始,心里对人就不再有太多的期待,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抛弃,可想而知人心是多么难以琢磨,人心是多么不值得。
所以,这么些年,倒也习惯了凡事都藏在心里,凡事都自己一个人顶着。
所以,越长大也就越孤单吧。
每个人心里都装着很多的秘密,每个人都想要和别人分享,但是每个人却从来不去做主动的那一个,仿佛害怕自己失去了先机,被人抓住了把柄,所以总是藏得很深,所以总是孤独的。
成年人大抵如此,内心都像是一座座孤岛,远远的隔着山与水;又像是一起同行的路人,走着走着,与自己同行的人就没了踪影,要么有人走到了前面,要么有人落了一大截,要么有人走丢了,最后只剩自己形单影只。

人,就是这么奇怪。
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大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人是一个有感情的物种。
人能够感受到喜怒哀乐,人能够感受到痛苦和绝望,各种复杂的感情于人来说都可以体会得到,并由此而做出一些相关的应激反应。
开心想要分享,愤怒想要发泄,痛苦想要躲藏,受伤想要得到保护……,经历了怎样的事情,就会在身上留下怎样的印迹。
所幸,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心去仔细关注内心,每一天都像一个个拧紧的发条,不停的转动。
也感谢科技发达,我们有了手机,有了电脑,即使再孤单,也有可以打发的对象。
我们可以对着手机做直播,即使天涯海角,也会有人知道:“噢,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人。”
我们可以对着电脑打游戏,即使在虚拟世界里,但是也总会碰到那么一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闯荡江湖。
不过,还是怀恋小时候的我们,一群人热热闹闹的上学、放学、玩耍、疯跑,一群人你打着我,我追着你,只属于孩子间的快乐,也只在那个时候,最是让人永远无法忘记,永远铭刻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