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知乎上有帖子说发朋友圈不该发什么,排第一的就是关于旅游的。
七月初从迪拜回来时正看到网上在讨论关于学校领导要求老师们不要发和暑期出游有关的朋友圈,免得引起其他行业不满。下面评论的多数都是老师,排第一的评论说:不满好办啊,你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六点半上课,十点下晚自习,暑期还有什么师德培训之类的。
当然也有老师说根本出不去,总是好多事,暑假也不得清静。我也留言了一条,无非就是说我们怎么没有周末没有法定假日,心理不平衡的人不只是对老师暑期出去玩不满,即便你哪也不去,这些人也会说老师一年当中歇半年,课不好好上,假期挣外快,又清闲又富得流油。
所以我觉得不在于老师们干什么,在于外人的心态。
今天我问女儿,让她猜测一下,如果有一百个人,看到身边认识的人去旅游了(是比较远的地方,最好是出国),有多少人会内心比较复杂,就是或多或少影响日常心情了。她说大约92个吧。
我问她剩下那8个呢,她说或者是很容易也能出去玩的,或者是原本就不喜欢旅游的。(应该还有少数是心态好或者真心希望你过得好)
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比如我自己有没有过内心复杂,有过!
离得远的倒还没什么,甚至于希望自己朋友圈这些人分散在世界各地游玩才好呢。
但有时候,也会或多或少受一点刺激,就是那种,啊!我也想去,可是客观条件不具备。
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大家没那么阴暗,但也没那么波澜不惊。
有的会羡慕嫉妒这个人,也有的会突然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或者焦虑。人之常情,很正常!
当然也看是否感兴趣,就像喜欢吃的人看到别人晒美食,会也想去吃。而不喜欢吃的人,比如我,就会觉得大晚上吃这些好消化吗?或者只看到图片拍得还不错,嗯,用滤镜了。
我记得是在2017年从泰国回来后没多久开始屏蔽身边所有人,去日本时还没有,关系好的同事们都知道。去泰国时也没有,回来后总有人问我人妖到底漂亮不。
再后来就干脆一个不落都屏蔽了,除了单位的同事和那几个领导,还包括我的家人,最开始是屏蔽我嫂子,但后来她在我哥手机上看到我去泰国了,虽然我和嫂子面上关系不错,但还是别给我哥找麻烦,他俩本来就在旅游这件事上观念相左,别再因为我的行为而闹别扭。[呲牙]我爸肯定也不能让知道,担心安全啊,不愿意让婆家挑理啊等等吧。
其实哪那么多事儿,能不告诉尽量不告诉,瞒不住了就说,我的原则是可以隐瞒,但不能欺骗。对我的家人来说,安全回来了就行,但绝对不鼓励。对婆家那边的人来说,我是个特别会过日子的人,日常从不乱花钱,而且家教好,人品好(毫不谦虚啊),所以也不说啥。
至于同事们,绝对是雷区,上次开全校大会,校长也说,晒旅游的老师们想想那些还在学校上班的人是什么心情。
这点不用他说,我早就知道,之前我们在焦头烂额上网课的时候,学校科室那些人有的自驾游出去一个多月,到处玩还发抖音,有同事和我提起来,相当不平衡,不过我还真没有,反正我原本就是一线老师,而且也没自驾那本事。
假期里回学校至少有八趟,开大会时有同事上来就问我去哪儿玩了,我说贵州,这没问题,当时确实只去了贵州,而且同事们去贵州的人很多。
7.28号开放假大会那天,我刚从上海赶回来,因为需要交的电子版和纸质表格都是别人提前帮我弄的,所以那之前在上海也没瞒着。
不过迪拜和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就得守口如瓶,尽量别露馅,没必要说。
其实这两个都是之前在飞猪咨询过,客服后来看到航空公司在甩位,就告诉我一下,我看时间合适,价格划算,这才说走就走。
(视频发不出来,换成照片吧)
原本是继续整理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想吐槽一起出海时拼团的那几个奇葩,不过终究还是不太好意思对人家指手画脚、评头论足,对方再奇葩又关我什么事,显得自己还刻薄。
拼起来的这三段都是坐船出海时拍的,前面两节船上放的就是刀郎《罗刹海市》,有人提议,领队就用船上音响播放,听着刀郎唱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看着沿途海水层次分明或深或浅,船侧浪花飞溅,仿佛乘风破浪,还挺有感觉。(高声吵吵说话的就是飞机上离我不远那个白胡子混搭大花臂的北京大爷,这人咱也没法说,上辈子准是个哑巴。我还特意选了他说话少的,每一段视频都能听见他在叭叭)
第三段路过的是个度假岛,那些水上别墅就是每晚几千元的水屋,一价全包。外国人似乎更喜欢沙屋,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是他们的最爱。但是国人好像更喜欢水屋,尤其度蜜月的基本都会首选水屋,显得更浪漫,而且适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