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拖大神—— 计划 (一)

上周我们说拖延是一种状态,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疾病。 我们说所有的拖延都是推迟,但并不是所有的推迟都是拖延。

你分析过自己拖延的理由吗?:

读过上一篇文章的同学知道我们今天要说说大脑怎么帮我们战拖。我们来回顾一下上篇结尾处的思考。(略上篇)

在说战拖之前,先来看看大脑是怎样对待任务的。

蔡格尼克效应

在1927年的柏林,几个大学教授和学生一起去餐厅吃饭。一名服务生听每个人的点菜——牛排几分熟,加什么酱料……每个人的点单都不一样,这群教授们担心这个小伙子服务生肯定会搞砸的。 最后服务生把菜品和饮料准确无误地端了上来。 饭后这群心理学家走出餐厅,一路还在聊这个神奇的服务生。这时有个人(就是俄罗斯心理学学生布尔玛·蔡格尼克)发现,她的围巾落在了餐厅。她马上返回餐厅,找到那位记忆力超群的服务生问他“我的围巾呢? ”没想到那个小伙子一脸蒙,根本不记得她是谁。 蔡格尼克以为这小伙子故意开玩笑就生气地问:“你不是记忆力特好吗?怎么一转身就忘记了呢?”小伙子回答:“我对客人点的菜,只记到端上来为止。”细心的布尔玛·蔡格尼克研究了这个现象,得到一个结论—— 我们和那位服务生一样,都很少忘记自己脑子里没有完成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像排队领糖果的孩子,会执着地等着。

这个效应就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前面我们介绍过大脑由大约140亿个细胞构成,重约1400克,大脑皮层厚度大概2-3毫米,总面积有2200平方厘米,据估计脑细胞每天要死亡约10万个(越不用脑,脑细胞死亡越多)。 一个人的脑储存信息的容量相当于1万个(藏书1000万册的)图书馆,最善于用脑的人,一生中也仅使用掉脑能力的10%。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水,占80%。它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为2000升。大脑消耗的能量(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25瓦。

过多、过高的预期会压的我们喘不过气,就是因为我们在思考中,大脑消耗了更多的氧气。大脑自动选择了屏蔽功能,尽量不去思考,思考是消耗能量的,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保存能量,避免耗能的基因得以繁殖保留下来。所以我们的祖先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基因,避免深度思考,更多的人喜欢快思考,凭着经验做决定,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丰富的操作实践经验的灵机一动,这样做出的决策多半是错误的。我推荐大家阅读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快思考,慢思考》。

蔡格尼克效应是不是大脑应对未完成工作的全部机制呢?我们对未完成的工作总是要处于焦虑状态吗,有对策吗? 大家别担心,还有例外,有些牛人面对未完成的工作,甚至别人认为不可能的目标,依然过得清清爽爽,头脑清醒,一点也不受干扰。

觉得他们幸福吧,你也希望成为这样的人对吗?

不少同学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伊博士解开了这个谜。

罗伊博士把面临期末考试的同学分成三组,一组集中想着一个大Party;第二组集中想着考试;第三组想着考试,但是要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

然后让他们在有限时间里自由联想——根据pa来造词——有人拼出panic(恐慌),也有人会拼出Paris(巴黎),或者Party(聚会)来。

被要求想着考试的一组同学基本都拼了Panic,被要求想着Party的基本都写Party;但是有趣的是第三组同学,随便写什么的都有,更多的选择了地名Paris,他们一点也没有思想负担,也没有被考试吓到——考试的恐慌通过制定计划,完全消失了。

这个试验解释了蔡格尼克效应中的例外—— 未完成的任务会一直追着我们不放,除非你形成一个明确清晰、大脑能演练的计划。大脑没办法分清真实和假象,在脑子里解决问题的计划者,和真实的问题解决者一样的有力量。

你知道,在定计划的瞬间,你的大脑里都发生了什么? 下次我们一起来发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次我们说到蔡格尼克效应和罗伊博士实验,(🔗:http://www.jianshu.com/p/d3848a5c5...
    欣一Jean阅读 1,618评论 0 0
  • 好吧,我们回来,来谈谈我眼中的世界。 首先还是要不可或缺地搬套老台词出来: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物理老师曾...
    辛末阅读 3,964评论 0 0
  • 白色情人节快乐! 白色情人节,一般认为是对于西方传统情人节的延续,最早起源于三世纪时的罗马。 相传罗马皇帝设立情人...
    素献susie阅读 747评论 0 0
  • 旁边的瞌睡虫酣睡得很 呼噜声和着雨滴嗒的声音 却不是悠扬的安眠曲 黑夜中有双明亮的眼睛 看透窗外迷雾的却是那曾被烟...
    花小匠hxj阅读 1,443评论 0 1
  • 世间万事万物,生死为最大。 ——二璐 01 《唐山大地震》中徐帆曾说过一句话,叫做: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确实...
    二璐阅读 2,8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