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生命圈,素质层和生命层。素质层包含品格,道德,性情,价值观,信念,习惯,能力。
又一次被触动,再一次被点亮。
一个看起来品格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什么最终会选择结束生命?教养的目标是什么?是高分,是技能,是素质,是生命。是爱自己,爱他人?
我们的生命因什么而坚立?我想应该是爱和信仰。
一个外在看起来听话懂事学业优秀的孩子有时候也是危机四伏,家长很容易被外在好的表现麻痹,看不见孩子内心的需要,不能及时关注孩子内在生命的成长。一个外在看起来调皮捣蛋让人头疼的孩子,家长不得不倾注更多,正所谓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家长在教养上倾心付出,学习如何陪伴,关注生命成长,就能较好满足生命发展的需要。
所以,此刻若是你正为孩子的事情发愁,那么恭喜你!他正在破茧而出,他正在帮助我们成长。
不得不说,孩子的教养需要家长有正确的价值观,但什么又是正确的价值观?
想起我的女儿小的时候,她乖巧懂事,学习主动,在还是一年级的时候,周末,我们还在休息,她就主动早起坐在书桌前做作业,她非常努力的想成为一个好孩子。期末考试她怕考不好会紧张,那时的我在孩子教养上,并没有那么清晰的认知,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只是在考试前会给她写张小纸条表示抚慰。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引导,小纸条的魔力慢慢的减弱,到初中后小纸条已经很难支持到她内心的需要。我想如果是今天我会告诉她,测试只是一种学习成果的检验,看一看过去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什么?没有掌握什么?再把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因此,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没考好也不是一件坏事。
Bl老师说,如果我们把教养的目标锁定在素质层,有时是一种消耗。老年人的例子生动形象。一个生命如果只关注素质层面,就好比把房子建在沙土上,一旦遇到风雨,房子就会倒塌;而只有关注生命层面,才是把房子建在磐石上,无论风雨侵袭,房子都不会倒塌,因为它的根基稳固。
所以,通过学习我发现一个生命的养育,不仅需要父母有透过行为看内在的能力,同时在品格塑造上也需要有清晰的思路,而更重要的是生命根基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