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与我》 [法]德尔斐那·德·维冈/著 梅思繁/译
孤独有时擦肩而过,只是你偶然抓住 ,再开出几朵花,也只不过是昏暗的、黑色的花。
就像这个书名,诺和我在两条线索里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结局,却因为一次令“我”头疼的口头报告而有了交集,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想起了饶雪漫的《左耳》,吧啦和诺一样,用所有高傲与狂妄来掩饰心底的伤口。
我不知道卢起初害怕诺的原因是什么,是卢是个13岁的小孩儿而诺已经成年了吧,是诺的种种在卢看来疯狂的行径吧,是诺看似强大的充满戾气的保护壳吧。
“诺是一个被损坏的,支离破碎的人”,从文字中可以看到她那颗被伤的千疮百孔的心,人们都知道她是个流浪者,但她自己并不愿意这么说,她总是说:“我有睡觉的地方。”尽管她要在收容所排好几个小时的队才能等到一个床位,每天晚上都要把自己所有行李抱在怀里以防被被人偷去,有时候没有床位,她还要睡在一个臭气熏天的帐篷里。即使这样,她依然坚持着一个正常人的自尊。有时我在想,是什么让他坚持着生活在这个世家,面对所有伤害她的不安因素?起初我以为是为了卢瓦克,因为爱尔兰的草地是青葱的,天空是蔚蓝的。可是诺走的时候,热纳维耶夫说卢瓦克根本没给她来过一封信。诺,或许又去了另一个地方重新开始了流浪生活,又或许离开了这个世界。
卢和卢的爸妈给了诺新的生活,曾有段时间诺也积极改变自己的处境,诺和卢一起玩,当卢做作业的时候诺躺在地毯上看她,卢陪诺去找她妈妈。一切都那么美好,像童话里的结局。诺说,卢,我们是在一起的,对么?卢懵懂的点了点头。诺多么希望她和卢永远的在一起,当卢要去姑妈家一段时间,留诺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感觉到,诺害怕了。
“你早去多久?”
“没几天,不过别担心,你可以留在家里。”
“我一个人?”
“嗯,不过就几天。”
她沉默了几秒钟,牙齿用力咬着嘴唇。
“你呢?你也非得去?”
简单的对话里我读到了一种叫做依赖的东西,或许诺真的是个可怜的孩子,这样的温暖对于她来说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样不可多得,她将这种依赖表现得淋漓紧致,毫不遮掩。她从不害怕失去什么,因为她一直都一无所有。但现在,她真的害怕了。
在我看来,在他们一家临行前爸爸与诺的谈话中,爸爸把诺当成家人,当成家里的一个成员来管理这个家,诺却觉得这谈话正是对她的极不信任,她很担忧,以为这之前的一切美好不过是一种假象,在卢的生活中她始终都是一个过客,从不进驻卢的生命。诺经历了那么多,看穿生死,看透生命,心里早就筑起了厚厚的高墙,在她的世界里,谁都都不是谁的谁。
“我永远都不会是你的家人,卢。”诺这么说着,难以控制的哭起来,就好像这几年漂泊中割的伤口再次开裂。诺终于知道,那么多年的流浪经历让她看透了一切。在现实面前,什么依赖,什么信任,什么“我们是在一起的”,都变得脆弱无力。那些最痛的痛苦终究是变成无法言说的伤疤,看似不再痛,实则在血痂下仍有血液带着彻骨的疼痛奔涌而过。
诺终究是绝望了,她重新自暴自弃,酗酒,胡乱吃镇定剂和安眠药,好让爸爸把自己赶出去。
她成功了。
但我不知道她为什么又去了卢卡斯家,是去找新的希望么?但她还是酗酒,吃药,过靡乱的生活,威士忌的瓶子碎了一地。
终于,卢卡斯的妈妈发现了,诺又要走了,这一次真的是被迫的。临行前,诺像个受伤的小兽,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卢决定和诺一起走,一起流浪。读到这儿我有些惊讶,一个13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家出走仅仅是因为一个还没弄懂的承诺。
卢说,一起去爱尔兰吧,去找卢瓦克。看着你幸福。诺答应了,她们在外面耗了一天,我猜,诺一定花光了所有积蓄。然后,在卢不注意的时候,拎着行李,离开了。
诺走了,没人知道她去了哪儿。卢,终于把诺弄丢了。
这就是小说的结局,读完感觉胸口闷闷的,再写完上面的文字,就想哭了。卢接近诺的生命,却无法理解她的生活。或许多年后卢仍会记得有诺的这些日子,记得泰和诺住过的那间办公室,记得诺画着妆穿着短裙的样子,记得诺离开时的背影。诺一定没有去爱尔兰,因为她根本没钱了。我倒希望诺去了另一个世界,因为这样,她就不用到处找收容所,不用每天胆颤心惊了。
真正的结局,谁知道呢。
与诺相比,卢的结局就好的多了,她那个因为失去孩子而精神失常的妈妈的病好了,而卢,也与卢卡斯相爱了。
看起来生活如此美好,可是诺,你知道么?诺,你在哪儿呢?
书的扉页介绍提到了《小王子》,他说,“13岁的‘我’领养了18岁的诺,就像小王子领养了他的玫瑰花。”小王子领养了玫瑰,但玫瑰却把小王性子驯服了。卢和诺之间,是谁驯服了谁呢?
卢领养了诺,驯服了诺,诺的生命里刻下了卢的影子,经历一场信任,领悟一种失望,生命圆满。我想象最后诺拎着不多的行李离开时候的样子,她的脸大概是安详的,她的眼睛或许是温柔的,她的嘴角可能是上翘的,她的影子,却似乎是孤独的。这孤独不硕大,不宏伟,不像忧郁的诗人那样需要辅以全世界的星空来形容,诺的孤独很纯粹,很真实,是仅有一条小鱼的小溪,是挤不出一滴眼泪的云彩,是一艘无法靠岸的渔船。偶然遇见的卢不成寄托,诺,唯有一个人。
维冈以一个13岁孩子的视角写这个故事,或许是想借诺一个人反映整个社会里看似黑暗实则脆弱的并被大人们遗忘的那个角落吧。正如扉页讲——
惟少年期才能有的新鲜触觉,告诉我们被成人遗忘的悲哀世界的真相,而最终,幸好爱曾来过。
ps:这一篇是去年年底写在笔记里的,时隔半年竟觉得稚拙,却也改不成一篇好的文章。还有题目是刚刚取的,敲出来的时候加了些东西,显得唐突了,对“孤独”的理解蛮多的,一时间却无从说起=_=。。(表示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