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需业主购房如何维权


新房如何维权

作为一名刚需购房业主,通过近半年的实际维权,真切的感到,撼山易,撼开放商难,维权实属不易,既要讲究方法,也要注意心法,最重要的还是广大业主上下一心,团结对外,才能有所得、有所获。

一是要有“群”。要建立真正的业主群,可以利用开放商前期建销售群、服务群、物业群,拉上其他业主,建立小区的业主群,这个业主群,必须是通过购房合同审查形成的真正业主群。之所以要审查,是为了防止开发商的人员混入,避免带节奏、搞分化(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避免不了,只能最大程度消解)。从维权情况来看,只有全体人一起努力,才能成功。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力量,毕竟开发商的能量也是很大的,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时间有时间。

二是要有“主”。要有真正的牵头人,牵头人要具备三个条件,有闲+有求+有心+有品,缺一不可。有闲,才能经常跑来跑去,才能运营这个群,才能持续操盘维权事宜。有求,就是有诉求,牵头人自己的利益也受到损失,需要维权。有心,这个心指决心、恒心,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绝不动摇。有品,个人品质要好,有公心,没有私心,不能挟众以谋私,这种人不是没有,之前牵头人,就是通过自己在群里的影响力,作为与开发商谈判的筹码,在车位价格、物业费等方面讨价还价、谋取好处,最后抛弃一众业主,直接跑路了。

三是要有“法”。法,就是维权的方法。①业主群里要注重“和”+“公”,“和”是要求业主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多做凝聚的事,少做分化的事,毕竟由于每个业主所住的位置不同,关注点也是不同的,要特别注意。特别是牵头人,尤其要注重把握舆论方向,引导广大业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统一大家思想。“公”是要求所有事情要公开公正,牵头人要及时将进展情况在群里公示公开,这样既可以保证大家信息一致,也可以消除大家疑虑,凝聚人心。②要注重资料收集整理,之所以维权,很大一部分是开放商所宣传的与实际结果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就要将前期宣传的、承诺的文字、视频、录音、图片等资料收集起来,整理成相关系统性投诉举证材料,无论后期是投给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公众媒体,都能够拿得出手。③维权不能凭借一腔孤勇,毕竟所要面对的是财大势大的开发商,一定要学会借势,总的思路就是“业主化缘,媒体起哄,政府调解,诉讼托底”,所谓业主化缘,就是要组织业主统一起来,通过政府公开投诉平台、举报电话(属地住建委、市场监管局、质监站、消防支队等),特别是北京这样的城市,都有受理群众上访的网上平台(12345、等),而且投诉数量及整改情况会作为政府讲评各区施政的依据,这里要提示的是,不要妄想通过1次、2次的投诉就能得到回应,从实际经验来看,投诉数量和问题大小成正比,所要解决的问题越大,投诉的数量要求越多,广大业主在此期间不要气馁、不要灰心、更不要抱怨政府不作为,只要没有解决,就坚持每天打、每天投诉,相信量变会带来质变;所谓媒体起哄,就是利用各种网络大V、政府媒体(向前一步等)、公众号等,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发过去,特别是敏感问题,比如质量安全问题等(只要关注就会有,施工中不可避免的),都是后期谈判的重要筹码,曝光开发商所作所为;所谓政府调解,就是在投诉有一定效果了,政府有关部门开始重视了,自然而然就会下手调解,这是维权的重要进展和突破,表明前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如果没有到这一步,或者没有坚持到这一步,之前的努力都是没有用的,这时要采取三方会谈的方式,通过业主和政府的双方施压,促进开放商整改。如果还谈不拢,最后只能走诉讼的程序,说明和开放商撕破脸了,要不补偿,要不退房,诉讼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其实诉讼也不要怕,作为业主,可以不请律师的,只要把事情说清楚,举证表达清楚就行,就是时间成本大一点,但开发商就不行了,又要请律师,又要承担败诉后的名誉,很不划算。

四是要有“节”。①要把握节奏,这里重点说下前期,要大事不急,有耐心,无论是资料收集,还是投诉,不要想着政府和开发商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政府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权钱交易,其实不是这样的,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点,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完,把自己的证据收集齐,不断坚持投诉,坚持举报就行,②要把握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开放日和收房日,这两个日子,既是吸纳广大业主入群的时机,也是检验发现开发商施工问题的时间,实际上等到群里人多了,不需要自己去发现,大家就会交流质量情况,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收房日,大家要齐心,统一验房,但不收房,开发商不整改,就是不满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