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回郑州的时候,算是好一点的。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阻拦。除了过郑州收费站的时候耽误了些时间,不过还好,走过重重关卡,总算是过来了。初到小区门口时,便见大门紧闭,几个穿着隔离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测体温。虽然过收费站时已经经历过一次。不过见到这样的防护措施,还是有些紧张。
·初见
回家的前一天,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家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借口说大人不在家,电话那头说:“没事,你详细回答我下面的问题就行了。这么做,不都是为了咱们社区能减少风险,为的是您的安全。”我还是挺惊讶我能接到社区的电话的。因为平时这些社区的工作人员平时就像一群不能看见的人。整日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声不响,一遇到大事,撑“台面”的,不还是他们吗?第二天时,我们回家了,进到小区门,便是,测体温,消毒,盘查从哪里来的……那种场景,简直是恨不得将我们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重逢
作为一个中学生,锻炼是不能少的吧。如果要跳绳,岂不是需要出去跳?回来的第二天夜里,我出去跳绳,五分钟不到,就遇见了一个巡逻的保安。远远的,我看见他带着口罩,穿的一身黑,手里提着一大袋菜。冲我喊:“回去吧,回去吧,现在这外面也不安全,别在外面了。”被人这么说,我自然是不大高兴,只是他说的在理,我转身,上台阶,回家。他走得近些了,我看看他,他脚步很快,却又有一些疲惫的感觉,似乎是在急着什么事。突然,他冒出来一句:“小伙子,你认识不认识,这栋楼的二楼46号吗?他姓范,他家里估计没菜了,社区让我给他送点。”我说:“我就是啊。你给我就行了。”他把菜递给我,说:“拿好了,这有点沉,还有啊,平时没事,别老下来。”我就“嘿嘿”一笑,就当是答应了。
·再遇
再遇已是一周后,社区的人带着喇叭,提着封条,推着菜车,我大概一数,有十几辆,浩浩荡荡的,什么白菜,土豆,青菜,大蒜,猪肉……什么都有。社区的人们,一边将刚回来的人家贴上封条,以示居家隔离,一边宣传防疫知识。一边叫卖着那些食品,那些腿脚不方便的人,眼里都是感激。也对,社区存在的意义,便是在这特殊时期,主持局面的。我相信,在这些千千万万的无名工作在抗疫人员的努力下,我们能够挺过这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