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某些领导与熊孩子的相似性


      为什么会把这两个群体放在一起说。

      因为两个群体,在一些方面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共同点的。

      “共同点”这个词可以说意味着“当我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描述的时候,会让你无法立即分清到底在描述什么”。比如当我说“一群勤劳而勇敢的小动物”可能人们会同时想到蜜蜂,或者蚂蚁,当然,把小动物这个词拿掉,也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劳动人民”这样。

    “某些领导”与“熊孩子”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共同点主要但不完全是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的作用:当众人面对某一事件的观点不统一甚至完全对立的时候,两个群体可以通过情绪的突然爆发来结束讨论,把观点或决定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甚至完全定论。

      比如“拍桌子冲你吹胡子瞪眼”和“大哭一声给你蹬鼻子上脸”。

      办事的效率:效率这件事情基本是不存在的,会有各种各样的因素来影响两个群体对于当前工作的投入情况。

      比如“深思熟虑的思考”和“深思熟虑的发呆”

      遇事的态度:“实事求是”这四个字在两个群体中仿佛都是不存在的,面对事情面对问题面对困难,两个群体采用的基本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态度。

      比如“我认为……”和“我就要……”

      思考的状态:外人是很难弄清楚两个群体是如何思考以致于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话的。

      比如“你这几个观点分析的很好,但是一看就没用心”和“我就是讨厌你们!不想看到你们!你们都走开!”

      劳动人民对其的态度:因为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大部分劳动人民对两个群体都保持着“接受”“退让”“服从”的态度。甚至处于“被剥削阶级”

      比如“领导说的对,我们要……”和“不要对孩子那么凶,我们应该……”

      事实上,我们应当肯定许多领导有着我们目前无法企及的能力与高度,他们通过自己多年的经验与认真的思考对于工作岗位及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哪怕是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十分具备前瞻性的看法,像这样的领导人其实有很多,他们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引为模仿的对象。生活当中也有许多真正天真可爱,踏实好学的小朋友,他们童言无忌但不惹人厌烦,他们不谙世事但是讲文明懂礼貌,他们还没有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知道基本的对错。

      对于优秀的领导以及优秀的孩子,是不在我们的对比范围之内的。而“某些领导”与“熊孩子”是可以画等号的。

      不是所有的领导都有想法有能力,他们只是社会经验多了知道怎么演出“有想法有能力”的样子装给你看,如果你问那他们的成就是怎么来的,这个话题可以另开一篇讨论,但可以暂且简单概括为“机会的降临”。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善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迅速变化,“人性”这个词被越来越早的体现在本应该单纯的孩子们身上。

      这篇随想更多的是想让自己也让广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人民、历史发展的主要创造者们能够客观冷静的看问题;讲逻辑讲道理的分析问题;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解决问题,正确面对遇到的人和之后可能会由自己造出来的人,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一下子上天,辩证的对待那些“看起来对的”和“看起来错的”的事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思考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观点和并有所进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现在的你应该还坐在高三的教室里,学习着那些你认为很的东西,偶尔会想起来给千里之外的我发条短信,抱怨最近的学习有多无...
    黎小洛阅读 230评论 0 0
  • 若干日子之前,一个小伙伴给他瓜哥(Taguage)留言说:Taguage就是一个抄袭theBrain的产品,因为以...
    那未必阅读 1,055评论 3 6
  • 春节过去,我和姐姐就分别属于两个城市。 大三的她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活,而大二的我还在家里过着吃了睡,睡醒看动...
    anotherpear阅读 506评论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