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是好日》-----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日本电影《日日是好日》由森下典子25年习茶的日志改编,讲述了主人公典子跟武田老师学习茶道,感悟茶道之美,参悟人生真谛的故事。用茶道阐释人生况味,冬去春来,一斟一饮,一期一会,生命的每时每刻都是唯一,过好生命的每一天,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影片由大森立嗣导演,黑木华主演,树木希林共演,获得第61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导演大森立嗣获得了2018年报知电影奖的最佳导演;黑木华扮演典子,被提名当年日本奥斯卡最佳女主角;75岁的树木希林扮演武田老师获得报知电影奖最佳女配角。

影片2018年10月13日上映时,树木希林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上映首周末两天,将近8万人冲进电影院观看影片,缅怀树木希林,取得将近亿元的首周末票房。

无论从编、导、演哪个层面来说,或者对日本业界以及普通观众来说,影片《日日是好日》都完全称得上是一部用心制作的优质年度佳作。

季节转换,时间在嘀嗒向前,每时每刻的当下是如此珍贵

这部电影情节简单、平滑,没有大的起伏。故事发展的主要场景是在茶道教室内,泡茶者神情专注、动作优雅唯美、细致、缓慢,时间好像在此刻静止。影片用24个节气的变换来推进故事的发展,展现时间的流逝、季节的转换,生命的进程。

电影中关于时间的画面非常多,时间线也非常清晰。比如:10岁、20岁、1993年、雨水、大暑、清明、立春、2018年等。在一个个标明时间节点画面的切换中,观众能够明显感受到时间在不停的变化,有一种隐形的速度在那里,虽然泡茶的节奏缓慢,但是时间在嘀嗒、嘀嗒有节奏地向前。就像一日生活的平缓,一生时光的转瞬即逝。影片中的典子从十岁的孩子、二十岁的大学生,到为出版社写稿打工、恋爱、失恋、再恋爱、自由撰稿人,最后成为茶道老师。

茶室始终是那一间茶室,影片中茶室的窗户有时是打开的,投射到茶室一抹明亮的阳光,有时是关上的;窗外的天气在阳光明媚,雨雪纷飞、红枫染秋中变换。四季轮转,花开花落,自然界在随时随地发生着变化。变化带来一种快速的节奏感,而茶室始终是那间茶室,泡茶的位置、泡茶的步骤始终没变。这种变化与静止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

典子学习茶道的第一个新年,使用了狗纹茶杯,12年后再次使用的时候,典子已在失恋之后又结交了新男友,走向成熟。而再次拿出狗纹茶杯时,典子已经可以做茶道老师。生肖茶具不变,而典子已走过24年的岁月,看似日日相同,经历时不知不觉,回看时却已走过了遥远的距离。影片以此杯巧妙地展现了人生一瞬而逝的意蕴。

闭上眼,我好像看到了茶室里典子和老师始终坐在那里泡茶,而周围的事物像动画电影般变化,一幅幅场景切换,这不就像人生吗?生命中的人、事、物、景在变换,看似静止的每一日连在一起,不知不觉中生命就向前走了很远。那一幅幅画面看似简单平凡,但是生命就是由这样一幅幅的画面组成,每一个画面都有是唯一。

此时此刻的茶室非彼时彼刻的茶室,此时此刻的季节非彼时彼刻的季节,同样是茶室坐着的武田老师和典子不是以往任何一次的他们。一斟一饮,一期一会,每时每刻的当下都是如此珍贵。

在茶道仪式中打开生命的通道,体验每时每刻的美妙

二十岁的典子简单而迷惘,想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偶然间向武田老师学习茶道。先从如何叠帛巾,如何拿水勺,如何放建水,怎么开门,怎么走路,如何喝茶,如何行礼开始。老师说一个个步骤要用身体去记忆,说先学形式的东西,然后再把心意放进去。可是怎么用身体去记忆?什么是把心意放进去?

冬天学习茶道时老师让她把以前学的都忘记,还说在做的过程中要忘记形式,忘记要如何去做,而是让手、让身体自然而然地去做这些事情。跟着身体的感知来做。

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典子慢慢发现自己的手自己在动了,而不是头脑在指挥肢体;慢慢地把心沉浸在茶道中,听到热水的呼噜噜和冷水淅沥沥的声音不同;梅雨季节的雨和秋天的雨声也不同,在看画轴“泷”时,不需思考字本身的意思也能感受到瀑布的飞流直下。

当重复的形式成为习惯,形式就不再是形式,而是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当放下头脑的思考,沉浸在茶的每一个动作之中时,心静了下来,身体的触觉、听觉、嗅觉变得敏锐,虫鸣、水声、画轴在当下鲜活、饱满了起来。用心去感受,一切的存在真实而美好。而茶道的形式就成为了我们承载“心”的容器。

开始于茶道的形式,静下来,用心去感悟每时每刻的美妙与惊喜。

走过生命的低谷,接纳生命中的无能为力,等待春天的绿芽

典子三十岁时,工作不顺利,在茶道上没有进展,又面临失恋。努力又努力的典子,无法得到预期的收获。倍受打击的她在人来人往的车站嚎啕大哭,在家茶饭不思,三个月没有去茶室。

再回到茶室时,墙上挂着“不苦者有智”的画轴,寓意不怕吃苦的人,方能得到智慧。老师说“忍冬花每年总是在最冷的时候绽放”“立春是最寒冷的时节,马上就要迎接春天了”。还特意做了褐色外壳中露出新绿的茶点,象征冬天枯萎的地表长出嫩草的景象。

这个时候要再坚持一下才能熬过严酷的冬日。既然如此,就大口呼吸,努力撑过寒冬。

典子三十三岁时,父亲突然离世,而在此之前,典子忽略了与父亲一起用餐的机会,见面的机会,通话的机会,总想着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反正很快会再见的,没想到却是天人永别。

老师和典子坐在小院里,看着樱花落下,感受到生命就像樱花一样飘落,虽然是骤然逝去,也是生命必经的里程,是生命最后的美丽。

面对父亲骤然离世,典子突然明白了世事无常,生命就是如此充满太多的来不及与等不了,有些珍贵的人或许一转眼就再也无缘相见了。

生命中总些日子让我们无能为力、狼狈不堪,这些也是好日子吗?影片中没有作答。呈现着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有春光明媚、秋实累累,也有严冬萧瑟;有花开,也有樱花的飘落。与此同时,也呈现出茶道过程中的淡然与稳定。

观众从影片的细节里明白出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人生的百味,都值得去感受。痛苦和离别是人生无法逃避的一种现象。面临生命中的低谷,就像是走到了四季中的冬天。四季的到来,周面复始,我们无法回避。既然是在冬天,就索性体悟那刺骨的寒冷。

接纳你并不喜欢的那些日子,在寒冬积蓄能量,等待春的到来,等待破土而出的新绿。在面对离世的分别时,就像面对樱花的飘落,接纳它的到来,至于悲伤,只能随着时间习惯。

平稳走过生命的低谷,在低谷中看到希望,在痛苦中找到慰藉,就是过好了那艰难岁月的日子。

对于低谷来说,走过就是胜利,走过就是过好了这个季节,就是好日子。

一斟一饮中感知生命的美好,一期一会,过好每一天

四季更换,生命向前,每一天都无法重来,每时每刻都是唯一。

每次相遇可能都是最后一次,我们永远都无法回到前面的一天,前面的一刻。每一天、每一刻都弥足珍贵。

在茶道的一斟一饮中静下心来,不被周围的变换纷扰,保持内心的稳定,行事的稳定,感知一花一木的生命,一滴水的喜悦。能够感知到的幸福才是幸福,能够感知到的美好,才真实存在。在一斟一饮中,让一日幸福、美好。

在平静的日子用心去感受生命细节处的花开花落、阴晴圆缺,感受生命的美好,才不虚度今日。

在生命的低谷中坚持,感受那份寒冷,感受这生命中的必经之路。走过,就是低谷时日的美好。生命的每一天,都值得庆贺。

在影片的最后,典子感悟到日日好日就是“下雨的日子听雨,运用全身感官,品味当下瞬间,下雪的日子就看雪,夏天感受暑气,冬天感受刺骨的寒风”。

影片结尾,绿叶在阳光下的纹理越来越清晰,好像能看到叶片上的一个个细胞,在阳光下绿得晶莹剔透。典子好像透过了茶道看到了生命每一个细节的美好,安于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过好每一天,日日都是好日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