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消费带动生产”。学校食堂的饭菜太过难吃,于是外卖大妈出现了。
叫她大妈,一是因为她们店的名字叫“东北大妈”,二是因为来学校卖的女人也确实是个大妈。四五十岁的年级,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皮肤也显着一点蜡黄。扎一条马尾辫,夏天带着一个淡粉色的帽子,冬天围着一条红绿色的围巾。说话操着一口浓浓的东北口音,拿饭、收钱的动作大大咧咧......总之,看她一眼,“大妈”这个词绝对在脑子里挥之不去。
学校当然是禁止买外卖,但大妈蹲在栏杆外,总能成功把饭卖给我们。本来我是坚决不吃外卖的,初一刚开学的时候食堂再难吃也坚持不违纪。但过了一阵子,实在是受不了食堂了,也禁不住同学的盛情邀请,我放弃了坚持。去了才知道,原来那里是那么的火爆,每天中午、晚上都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学生,初中高中国高,哪个年级的都有。
后来习惯了一周吃个几次外卖,也算改善改善伙食,慢慢的就熟悉了大妈。她很善良,有时我带的钱不太够,她允许我赊账,相信我能做到我的保证,第二天把钱带给她。人不多的时候,她也跟我们聊聊天,了解了解学校上课状况,判断一下什么时候来卖外卖。我们也很乐意告诉她,每次有问必答。
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南京淹水的那天,操场上的水都能没过脚踝。那时我初一,在水中玩闹忘了时间,食堂已经没饭了。正当我撑着伞沮丧地走着,突然看到大雨里,栏杆外有一个模糊的身影。我吃了一惊,怎么也不相信这么大的雨大妈也能来。然而事实却是,大妈撑了把大伞蹲在那,望着学校里面。顿时我大受感动,脸上不知道是飘进来的雨水还是泪水。我走过去,点了一份饭,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半湿的一百元纸币递给了大妈,并示意她不用找了。当时一百元是我花了一个月攒下来的,我还记得我把一堆十元兑成红色钞票时的喜悦。但我一点也不后悔把钱给大妈,她的敬业着实让我敬佩有加。
后来我上了初二,食堂改革,食物口味上升了好几个档次,相应的大妈那里也就清淡了许多。大妈注意到了这点,于是更加频繁的出现在体育课后,带上冰镇的饮料。这一做法大受学生欢迎。一次我在那里排队时听到有学生问:“大妈你这里还有啤酒啊?”大妈正色地说:“学生不能饮酒!”她了解到我们的晚自习越来越晚,于是每天晚上九点到十点她都会出现在那片栏杆外,等着晚自习下饥饿的高二高三学生。以前我住校的时候每晚都会去买,确实解决了我每晚前胸贴后背的问题。
如今我已经高三,算起来已经吃了六年大妈的外卖了,从来没吃出过问题。现在带现金的越来越少,我们纷纷加了大妈的微信。每次她来买外卖,都会发一条朋友圈通知一下。每条动态下,都会有我们的关心。现在我想,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已经有了一种情怀。还有不到一年我就要毕业了。回母校时,我一定要去买一次大妈的外卖,回味那贯穿了六年的味道。
外卖大妈,望你能越来越好,生意,身体,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