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的《输与赢》当中提到了关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想把道德和道德教育与宣传抽出来单独写一篇文章。至于为什么会想到单独写道德,那是因为这两天看到一些关于女大学生遭受教师性骚扰和性侵的新闻,就此对于这一频发现象以及当前学校、社会和媒体对道德呼吁与宣传的收效做了一系列思考。而对于这种现象我打算分开两篇来写,该篇讲的是如何理性的审视道德和道德教育,下一篇打算说一下如何真正有效并强力的去对抗这一无法根除的现象。多的不扯,直接进入正题吧,正视问题最重要。以下分成两个阶段讲,先从人的价值观出发讲讲道德和美德,接着从文化和宗教出发说一下道德教育。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说白了就是个体对各项事物以及活动的价值评判,再基于这一评判标准进行利弊的筛选;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但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是大同小异的,就像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以橄榄形的配比来维持均衡的,比如对物质与精神需求相对均衡的人数所占比例是远远高出对物质或精神单方面具有高强度需求人群的比例;很多人在能够保证持续解决温饱并享受闲钱和存款带来的舒适感时,并不会高强度的去追求晋升和发展(洗脑例外),因为他们已经在物质与精神(这里单指对工作以外空闲时间的需求)需求之间进行利与弊的比对,并找到了一个相对舒适的平衡点。对道德的重视程度同样也是基于价值观对于利益(既得或长远)的评价,对于基本道德的评价应该建立在多数人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周遭现象道德指数的判断。
比如很多人不会在公交车或地铁上让座,因为这一行为并不能触碰他们的道德底线,其实他们几乎都知道这么做其实不太好,但这只是一种潜在认知,并不能触动他们的价值标准,所以不让座在他们心里根本算不上道德问题,既然让出座位所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利小弊大)也不足以弥补自己坐着的舒适感(利大弊小)那还是不让的好,而且这种思维已经成为习惯,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潜意识思维“人家怎么说是他们的事,我又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再说其他人不是也不让座么?”。而对于愿意让座的人则会感觉主动助人所带来的感受(利)很受用,否则会在良心的指责下感到焦虑(弊),在利弊中选择毫无疑问就是让座;其实不让座虽然在素质低下的范畴中,但仍接近橄榄形中部,数量庞大却算不上道德败坏的程度,不像杀人放火仅仅一次就能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相对应的让座行为同样也处于临近橄榄形中部的位置,不至于像其他“道德表现”那么罕见。而不让座的人同样也会根据自己对利益的判断设定符合自身的道德标准,比如亲眼看到有人当街殴打老弱病残孕时同样会感到愤慨,当然他一般不会冲上去阻止,因为橄榄形中部的人有相差不太远的价值判定和极强的从众心理,单丝难成线,在具备相似判断的一群人形成一股大势前他们是不会单独爆发的,因为在他们眼里一个人挺身而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忍气吞声,而当势力强大到能够压倒对方时他们就不会再忍耐,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排除弊端)参与惩奸除恶的行为带来的成就感还是很受用的(利)。所以对于处于橄榄形中部以及轻度偏离的人群我们不能单纯的全盘否认他们的道德素养;不过确实也存在着不少人虽然具有较严重的道德问题,但相反也具备高度的美德特质,比如说有些人社会责任感很强、也很重情义、关心弱势群体,但个人生活上就是不太检点。
接下来是美德,美德的产生其实和缺德相同,缺德是少数道德极为恶劣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态,与之相对的美德是处于橄榄形另一边少数对道德有高度追求的人所标榜的,比如我们老祖宗的文化,以及外国的文化和宗教。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慢慢的美德就成为对道德的基本定义;而把对少数人而言能从中体会到自豪和舒适的“高度美德”以道德的标准施加到橄榄形中部就会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这种把少数边缘化对道德的高强度需求单纯复制给绝大多数中部人群的行为,就像成功学把以物质、权利和名誉来定义人生成败的价值理念从极少数具备高强度物质和事业欲求的边缘化思维复制到橄榄形中部一样,看似很美好,实则不现实。当下一个梗就是现实在人心目当中根深蒂固的是“符合美德标准的事物都是好的,对‘美’的一切反对都是离经叛道的”,致使人们不是用道德本身来看待道德,而是用美德来看待道德,所以很多人即便无法做到美德,但是当美德受到质疑时则会无视言论的事实与道理对质疑方的进行否认和打击,这很可能基于害怕接受质疑导致对自身在外界形象的破坏,因为多数人眼里质疑“好的”就是认可“坏的”,而不关注这个“好”与“坏”之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中部的人群喜欢在“公众场合”表明自己对美德的高度认可和支持,然而讽刺的是连他们支持的多数美德在他们自身的价值体系中都是一门“亏本生意”,就像我们会高声赞颂中华道德文化教育的高尚和美好,骨子里却不可能完全接受这些美德对人生自由的约束而不同程度的抵抗着。微信朋友圈是最典型的例子,仅从每天庞大的美文转发率来看我们简直无法想象社会上的一系列歪风邪气是从哪产生的,然而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因为这些美文去“委屈”自己的,我不排除多数人是真心愿意把这些看似不错的文章拿出来与众人分享,但企图以此进行形象造假的也不在少数。在这里我并不是说那些道德家的呼吁是没用的或者华而不实的,他们定义出的标准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并且对相对少数在道德欲求上能达成一定共识的人而言是很受用的,只不过赤裸裸的借用“光辉”的形象以教条的形式灌输给绝大多数人是行不通的,没有真正的理解何来真诚的接受和长久的坚持?这种灌输就是我们一直以来的道德教育、宣传与呼吁。
一个活文化是会改进和发展的,我们应该让文化更具人性化、更具人文色彩,而不是为了死守和维护一成不变的文化而让人性成为文化的奴隶,所以对于道德的研判不应该局限于现有各国文化的定义当中,而是要回归人性的角度来进行审视。
之前说到了少数人群提出了美德的定义,并开始广泛传播,最典型的就是文化与宗教;经常有人说“某个时代的人具有更强烈的道德意识”或“有宗教信仰的人具备更强烈的道德意识”,这里我列举三大人群:读书人、贵族、信徒;为什么举这三类人为例子?因为他们的身份都常年贴着道德、素质、爱心、善良与正义的标签。说到读书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书生了,诸子百家中各有自己的道德标准,不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孝悌忠义”比起现代的专业知识而言,过去读书人的必修课基本是清一色的“美德”,所以具备出众的美德也就是读书人的标志(哪怕是装出来的),因为即便是个穷书生相比庶民也是高人一头的,从中体现的就是对优越感和地位的追求,如果他们无法从读书人的身份中找到这种优越感,那美德对他们而言就没太大的意义。简言之多数读书人并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学习美德,而是为了获得高人一头的地位而学习美德,今天的学生也是一样,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而学习是主要的目的。很多人拿现在的人和古人做对比都喜欢说“人变了”,其实人完全没有变,要变也只是环境变了;其实简单的说环境变了并不准确,环境本身并没有变,只是诱惑变得更加多样化,我们能够轻易的知晓它们的存在,并且不再遥不可及了。就像开始说的,每个人对道德的评价是基于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再加上对读书人而言读书更重要的目的就是考取功名,从中的利与弊也不用多说了。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学习并表现出高度的美德是获取经济利益和地位的先决条件,在占据了大军主体的橄榄形中部人群眼里没有这些诱因对美德的“热衷”便无从谈起。然而在盛行的美德潮里产生了大量的泡沫,这种泡沫就是道德的泡沫,为了彰显读书人的地位和博取功名而用美德标榜和包装自己,而当这种利益的诱惑被更强的诱惑所取代时泡沫就会破灭,比如以美德保持书生形象的泡沫往往在以贿赂获取更高地位的诱惑前破灭,到头来美德只能成为多数人包裹野心炮弹的美丽外衣。西方的贵族文化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在西方文化中道德和修养同样也是贵族的象征,用道德和修养是维持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条件,相比更重要的地位和优越感,那些超出自身判定范围的美德所带来的拘束和不快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然而有朝一日当对美德或者基本道德的践踏能够获得更高层的利益时,道德和美德也就算不上什么了。宗教信徒也是一个道理,对绝大多数的信徒而言入教的目的不是在于教义有多美好、道德准则有多崇高,而是我遵守了你的教条和道德指标能获得些什么?比如说永生、上天堂等等,然而当科学知识破解了宗教和神话的文化时人们逐渐开明,并不再相信宗教和神话当中的教义,这就变成了一种“亏本的交易”,因为付出了一辈子的精力遵守教义和美德到头来没有任何好处,这里我不排除有真正享受宗教文化和宗教美德的人存在,但绝大多数仅仅是利用宗教的教条在变相进行政治斗争和摄取经济利益。其实即便在宗教迷信未被破解的年代,也就已经有很多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宗教教条开展政治斗争的“人民前辈”,这也能充分反映人性本身对文化约束进行自然反抗的本能。
我们对于道德的教育至今都是在盲目的灌输式教育,比如我们会告诉孩子“不骗人、不打架、不骂人、不迟到、不旷课,做个好孩子”这些确实是道德的标准,孩子为什么不骗人、不打架、不骂人、不迟到、不旷课?因为要做个好孩子,那么“好孩子”又是什么?不管它是什么,但至少早期的孩子能从中获得相当的荣誉感。为什么遵守道德?不是为了拥有美德而遵守道德,而是为了荣誉感和表扬而遵守道德,相比荣誉感和表扬带给人的享受这点道德上的约束实在算不了什么。当孩子长大或者碰到更具诱惑力的东西时就会反思与“好孩子”相比哪个更重要?“好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早期的荣誉感之外还能给我什么?这种荣誉感我还需要么?和面前的诱惑相比它又算得了什么?这种灌输式教育缺乏的是一种引导,也就是人们不知道自己遵守各类道德规范或者追寻更高的美德能给自己带来些什么,也不知道违反它们会面临哪些损失。
这里例举我和同事的一段对话,有一天我们聊到关于因果报应的问题,他觉得因果报应是一种很玄幻的东西,他会这么想并不足为其,因为现在社会上对因果的解释确实够玄幻……甚至扯到下辈子投胎转世去,我相信因果,但我不喜欢用玄幻的说法去掩盖事物的本质,人类的发展就是一个对神话故事的破解过程,我喜欢揭开玄幻的面纱找到因和果之间最直接的关系。他说“我不相信因果,好多次在街头行善,但一直都没有获得任何回报”。我想他所理解的因果应该是今天他在街头行善,明天从天上莫名掉下一份好工作让他捡到,这也相近于社会上对于因果最普遍的解释,比如下辈子投胎有福分什么的……我是这么回答的“首先你对不应该为了回报而去行善,那种叫做交易,不是说交易无法得到回报,而是你对回报的定义和感受会产生变化。这么说吧,从近的说你没有任何苛求只是希望帮助别人而行善,这对你最直接的福报就是舒坦和喜悦,然而人的健康很大程度取决于长期的心情因素,你能保持长期的舒坦和喜悦这就是对你最大的福报。从远的说,如果你是一个不计较回报乐善好施的人,你一定也希望自己孩子也是这样的人,你在无意识当中具备这样的习惯,将来你自然会在孩子面前不断的做出表率,然而孩子受到你行为和思想的影响自然也会产生相同的心境,这样既让你的孩子也成为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同时舒坦和喜悦的心情也促进了你孩子的身体健康,这才是真正的果”。所以从这里看来,虽然我们如今在做各种各样的道德宣传教育,但这种盲目的灌输对个体而言不但起不到长久而又显著的效果,反而存在误导的风险。我曾今考虑过直接让人们养成以利益来衡量道德的思维惯性是否显得太赤裸粗暴,不过换个角度来看,与其让人们盲目带上美德色彩的眼镜,为了保持高度形象而对外造假,还不如直接点明道德的本貌并去理解和接受它。橄榄形中部的人都喜欢拿到现成的东西直接用,而不想去深度思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像我们天黑了直接打开开关灯就亮了,这种流程就像傻瓜包软件一样一键到位,我们不会去想“今天的灯开启时多闪了一下,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是线路还是什么?”直到出现问题了我们就直接喊电工。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甚至没有)“道德电工”在我们对现成的道德理念产生疑虑和徘徊时能够供我们保修。而对于这种随时都在使用并且常常面临迷虑状态的东西,在宣传和教育阶段就应该给与根本的引导和矫正,让人们知道道德究竟是什么?具备这种道德能给自己带来些什么?如果不能直接带来些什么那么是否能从别的角度看到些什么?每个人结合自身的需求能够明确从哪些道德准则当中能获得哪些方面的精神利益;也就是一种开明的、引导性的、有针对性、可选性的教育和吸收,人们能在正确开明的引导下,基于原先已具备的道德意识做出更多适合自己的选择来提升自身的整体道德素质。
想想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需求,那就是因为经济利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越来越显而易见,而人们在道德准则中看到的好处越来越淡薄;一方面脱离与直接可见利益(身份、永生)挂钩的道德光辉越来越暗淡,另一方面对物质需求的极度吹捧几乎盖过了所剩无几的道德意识,虽然用利益来衡量道德会让很多人感到不适,但事实就是如此。
对于那些肆意性骚扰的教师,我们再说说教师的职业道德,其实原理同上,与个人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关,然而我们想要求老师都具备高度的道德素质是不可能的,我们对老师这个职业道德标准的判断是取决于过去对于老师的定义,然而古代的老师不像现在一直在高速的量产,过去的老师一方面都有对道德伦理的高度认识,毕竟他们传播的就是这些内容,最关键的是过去的名师大家在收学徒时都是精挑细选,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学生并不多,为什么?因为橄榄形边缘的人永远是少数,这些名师本身是具备高度道德欲求的人,在收学徒时自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所谓志不同则道不合。然而为了满足对当今大多数学生进行各类专业知识传授的需求,我们必须大量的生产老师,也就从定义上来说现在的老师就仅仅是知识传播者(这也是绝大多数当代量产老师的意愿),在此以外的东西完全看其自愿,加上从业者毕竟还是以赚钱为第一要务。我不排除即便是量产大军中,也有能够激发出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优秀老师,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量产型老师我们无法有效的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职业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呼吁师德师德却毫无作用,最终还是要依靠社会大众的监督防范,这个就是下一篇的内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