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孟子·离娄下》
你常常会为了自身的缺陷而郁郁寡欢吗?
你常常会为了别人的轻视而耿耿于怀吗?
你常常会为了外物的不得而闷闷不乐吗?
人生在世,谁又能没有一部分缺陷?谁又能收获所有人认可?谁又能得到全部的东西?
不可否认的是——人的善变,再喜欢的东西过一段时间也会淡忘。难道我要说,不是人善变,而是时间善变吗?
看到一件美好的东西,我毫不吝啬于自己的溢美之词,因为我不知道我能喜欢它多长时间,也许下一刻我就喜欢另一件东西了。但我不会为了这样的“喜新厌旧”而忧虑,我怕我对于“旧”的喜欢会渐少,哪怕仅有一刻,我也祈望它可以全部得到!
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抑或是讨厌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理由,就是单纯的喜欢,因为你没有办法区别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仅是被他的一个瞬间感动了,很平常,平常到身边的人都会有,甚至自己也在无时无刻的体现着,可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过一段时间,我们又对另一个“他”有兴趣了,就会淡忘了他,这确实是时间使然,难道我们还要为了淡忘他而忧虑吗?那么,可能另一个“他”也许就会淡忘你了。而且,如果我们一直在犹豫着“现在喜欢了他,以后再喜欢别人,是不是不太好”,那么,只能说是杞人忧天。
除去亲人,我们一生会遇上形形色色的人,又有几个是真正可以交心的呢?也许你错过了他,那么以后可能再也遇不上了,即使遇上了,你还有勇气去认识他吗?换言之,人之一生,三两知己足矣。然后这三两知己就是因为你的一时犹豫而错过了,岂不是弄巧成拙?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多少人挂在嘴边的话,确实有道理呢。初次见面总是美好的,没有什么对错与否,能认识就是最大的幸运,还要什么对的时间,对的地点?
我们如果能够知道认识那些人对我们有益,那些人有害,这听起来是很不错,但那样的话,我们就间接的没有了七情六欲,因为我们认识的人都是选择好的,我们惟一能感觉到的大概就是“岁月静好”了。
未完待续
人生百态,各有不同。每个人对待食物的方式不同,就体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或沉静,或暴躁,或忧虑,不一而足。
我们在努力的做一件事情之时,期待的是他人的肯定、赞扬,但现实是残酷的,人都是有私心的。有时候,连我们的家人也不能完全认可我们,不会支持我们坚持下去,而是在一边不断的劝着我们“放弃吧”。家人都如此,更不用说陌生人了。
不过我们大可不必为此担忧,毕竟我们如果把时间浪费在担心、烦恼上面,只会给不认可我们的人继续打击我们的机会,白白被他人耻笑。
我们该担忧的是自己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在家里,对长辈我们要尽到孝,对同辈我们要尽到亲,对晚辈我们要尽到爱;出门在外,对朋友我们要尽到仁义礼智信,对陌生人要尽到温良恭俭让,对事业要尽到忠义仁智勇。
时间总是悄然的划过了我们的身边,我们总是在感叹着时间的无情,却从没想过,在我们感叹的这段时间,才是真正的无情,是对自己的无情。
开心是一天,伤心也是一天,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去在意呢?人生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要看开一点,今天伤心了,明天开心就行了。
轰轰烈烈也好,庸庸碌碌也罢,都只是一种形式,不可能每个人都轰轰烈烈,因为没有庸庸碌碌的人来衬托,何来体现你的轰轰烈烈呢?
天道不仁,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出生,这是没有办法选择的,但我们可以去改变下一代的出生,不一定要多好,只要比我们这一代强,那就是成功。
我们要忧虑的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人生莫过于如此,我们眼界放开一点,活的豁达一点,不拘泥于现在的落魄,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该做的,这才是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