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吗?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你是我患得患失的梦,我是你可有可无的人。”

这是那个陌生女人来信的开头和结尾。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创作的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这是封从一开始就透着奇怪的信,甚至有点儿莫名其妙,于是R作家的好奇心被激发了,而作为读者的我想要一探究竟的心也被激发了。整封信由女人自述的五段构成,每一段都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她爱情发展的一个阶段,而这每个阶段都是以"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引出,这样的反复出现的线索将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穿起,组合,解释,说着最终让她提笔写下这封信的原因,更表达出一个女人最热烈的爱。看完书总让人心里空落落的……茨威格有句话,说得无比透彻:“世界上再也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

当初我是先看了徐静蕾自导自演的这版电影后看得原著,时之今日,再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原著,心依然是空的。但是,我个人觉得徐导改编的电影更能抓住我的心,更贴近于中国人的那种隐忍的浪漫情怀,那种自我感动,自我牺牲的“因为我爱你”。所以,这么多年来,我推荐给朋友的都是徐导的电影版。



昨天,我再一次地向表妹安利了这部片子。她看完电影后跟我说“前三分钟就看进去了,真好啊!我仿佛能还原到小说里的语气,徐导还是有才华的。每个镜头的戛然而止,都像少女暗恋的心事,每一件都是无疾而终,原来我可能会觉得她是卑微的,现在我觉得她反而越来越骄傲了,甚至在心里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审判感,不知道是因为暗恋了十几年的坦荡,还是因为临终前的勇敢。”

最后她知道她的儿子死了之后并没有再换一个身份跟他重新认识,而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没有再尝试,也没有眷恋,是释然了么?还是?可能她已经从默默爱着他变成“我爱过你,从来没有人像我一样爱你,没后悔过,现在我放下了,你就永远记住我了”,从此,不会再有老徐以平缓而又夹杂着失落的语气念出来的那句“他又一次忘记了我”。

表妹还说她看完后心里也是有点空落落的,脑海里绵延着的那声叹息,久久挥之不去。电影里面一直都是单方面的诉说,最后,结尾留给我们的是穿过庭院深深,透过玻璃的那双爱了他十九年的眼睛,坚定且孤独。她说第一次觉得电影有点短了。

再一次看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我好想写一封那样的信给永远不会收到的他,虽然他不在这个世界好久了,可我还是会时常梦到他。虽然我知道这种执着在心理学上叫“未完成情结”,虽然我对他的怀念可能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尽管知道此生这病无法再有机会治愈了,可还是想告诉他“匆匆那年,我喜欢过你。”可能因为回忆太美好,可能因为从来未真正拥有过,可能因为它停止在最美的时候......如果你遇到过王沥川,你就应该明白我,有时候不是不想move on而是move on不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