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相镇中心学校 刘卫东
今天已是8月2日,离开学越来越近。争取在这二十几天的时间把九上所有课文相关论文看完,并形成重点篇目的教学思路。
程翔老师说语文教师要教有灵魂的语文,要做有灵魂的语文人。在《关雎》的教学讨论中他启示我们文章承载什么样的文化我们就需要传承什么样的文化。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今天下午,共阅读《我爱这土地》相关论文36篇,筛选出与教学关系较大者15篇,以a开头重命名,其他以b冠之。
其中12篇多从传统意义上的朗读、意象、修辞、情感等方面进行解读分析,言之成理,对现代诗歌的教学大有裨益。
1篇《深度对话何以进行》,它引用克罗齐的话“要理解但丁,就得把自己提升到但丁的水平”,提出深度对话应该聚焦文章的情志脉。但窃以为该文作者提出的情志脉“嘶哑的鸟——腐烂的鸟——含泪的我”,只不过是对骆寒超教授“从灾难痛苦到奋起战斗,再进入一片光明”说的继承与完善。
1篇《笔底波澜谱写爱国华篇》在《春望》和《我爱这土地》的比较中寻求中华民族传统爱国精神的历史流变痕迹,终于有诗篇所承载的文化论述了。忧患意识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魂,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为内驱力将个体“忧生之嗟”腾跃为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以为读过此篇就寻找到了《我爱这土地》的魂,窃喜许久,没想到还有更有实践意义的文章在后头。
《思辨型文本群文教学视野下的教师素养漫谈》中的一个教学设计更是把《我爱这土地》的文化传承落实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其他过程略下,只谈最后一步。杨晶晶老师在出示材料以及学生找出规律后提问“为什么人们特别爱在山河破碎,人生坎坷且痛苦的时候用丰富而强烈的情感表达对土地的热爱”,还有“山河破碎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是不是对土地的热爱这种情感就可以淡化了呢”,接着她举了“利比亚撤侨,侨民归国跪吻土地”的例子,得出“任何时候土地都值得我们去敬畏、热爱”。
我想,还要把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进一步提升到土地背后的国家的敬重与热爱,这样就可以联系更多在和平年代为祖国进步甘洒热血的英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报国的热情。
在这个阅读过程中,我觉得找到了一个路径,不敢说接近有灵魂的语文,算是接近有语文味的语文吧,同时越读也越觉得此法有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读原著、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