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要真心实意(《论语》八佾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第4节,顺着上一节说礼的根本是仁,由孝悌而拓展为忠信的仁。这一节要说的是仁的根本是真心实意。

林放问孔老师礼的根本,其实前一章已讲过礼的根本是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什么是仁:孝悌忠信是仁。所以孔老夫子直接用孝悌忠信的根本来回答林放之的问题。

其实在《论语》学而篇第3节中顺着第2节讲孝悌忠信为仁之根本后,立马就讲真心实意为孝忠之本: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让人舒服,但缺少真心。有点象所谓的绅士风度,只是做作,缺少源自內心的情意。巧言令色鲜矣,少一点巧言令色,反过来就是多一点真心实意。

再回过来看孔夫子的回答,就很好理解了。与其奢也,宁俭。沒孝心,光花钱,不如节俭一点,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关爱。丧,与其易也,宁戚。花大钱把丧礼办得周周全全,还不如哀伤悲痛来得感人。这一节是很好的鸡汤食材。

礼的根本是什么?不是成文成章的各种规矩,不是人与人之间虚情笑脸,是人与人相处的真心实意。

孔老夫子的逻辑:父母真心关爱子女是人之天性本能;以此为根基,因血脉亲情的关系,从而引发子女真心去孝顺父母;再以这种孝为根基,通过对礼乐的学习,让人自觉真心地忠而信。这就是礼的根本。

所以,礼仁的基本是父慈子孝,是家庭。和天下的前提就是齐家。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