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小伙伴们开演“ 一具尸体的宣言“ , 和同学们用 人生如戏全靠演去总结 毕业后的不如意, 或者无所为, 或者根本就抱怨的时候,我也在挣扎,总是有些自己想不明白和不如意的生活, 经历,还有过去的痛苦记忆总是让自己时不时的要情绪低落和发泄一下, 如情绪周期性波动。但始终我明白, 可以用言语调侃的痛苦, 其实是人生共通的, 总有一些人跟你经历着想同的经历, 承受着同样的苦楚。所以其实并不能算之为痛, 因为就像大惊失语一样, 如果真是痛到无法用言语表达,甚至不愿意去想起, 潜意识根本就选择性遗忘, 然后让它以一种条件反射般的魔力左右着自己的生活与快乐,那才是值得哀怜的悲微存在。 就这个角度去想,我是相对快乐的.......
于是我打开电脑,很认真地叙写我能想到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永远没有正面冲突,没有起伏,没有大悲,只有小惊喜,没有绝望,只有新开始。 一个轻喜剧,我喜欢喜剧,因为从来不认为我有能力去面对,或者去尝试面对大悲大痛的故事。也许早己不再是15岁,总是面对镜子狂魔乱舞,或者25岁在自认为的在路上修行着自己青春的放荡不屑,更或者是30岁,泪流不止地坐在台阶上共鸣悲痛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处境。 时间改变很多,其中最大的改变是心态,都说心态好,一切都很轻松。 可我也是想明白,怎样才能算好。 于是回到我想编的故事,没有太多的玻璃心,没有冲动,没有矛盾,没有欲望,甚至没有起伏,一切如湖面一样无风无浪平静地存在。 如我临摹Matisse 的静物一样的平静和简单开心。
活了这么些年,我不知道 这个愿望是否还可以如我所想的实现,因为这个故事永远不是我一个人在演,而我能做到的就是 把不适合在我剧本是出演的角色全部删掉,delete ,哈,我喜欢干清除的事,不喜欢,清除,左右我的心情,不配合我的角色的一切人物都delete,存在里面的永远适合吸引力原则,让故事变得简单轻松, 如果说近十年的销售经验对我人生有影响,那就是我永远明白 立场 角色定位是所有人际关系最基本的根本,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立场定位,弄明白了,换句话就是吃透角色,然后要做的就是进入这个定位,用你自己最大的演技去演活,演好,没有纠结,没有矛盾,有的就是演到精彩处自己内心窃喜,哇塞,原来我还有这个天份。 然后变成开心都在别人眼里,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里。
那我的角色呢,一个柔弱敏感,依耐性强,却始终想保持天真快乐率性而简单的三十几岁的女人,没有太多矫情,但偶尔喜欢眼泪,因为那是最真实的情绪,我需要情绪,各种情绪。 坚强于我 不是麻木,我要保持可以感知自己内心的触角,但却明白如何去面对。爱恨悲喜 就如同酸甜苦辣,就算平静,但之前也算有体会过,不然无法沉淀这份坚强的柔弱。然后偶尔喜欢码字抒情,画画,吉它,戏剧,重点是偶尔喝点酒。一个鲜活的人物,乐观的有能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