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给妈妈去药店买中药打电话回去和妈妈确认价格,妈妈说还想和我聊一聊问我有没有时间,我说还在外面,等到时回家了有空了给她电话。一拖又拖到了周末。
周日,起床,收拾,稍作整理,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妈妈说,有很多话想跟我说,我说好。一开始还是不能免俗地以家常开了场。聊到中间,妈妈说,觉得我有点心理问题,说我容易胡思乱想,什么是都容易憋在心里一直想,我……好吧。然后就说起了我的小时候,不记得妈妈怎么说了一句,说到更偏爱姐姐,妈妈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一下子好奇起来。妈妈说,因为啊,你小时候很黏人,喜欢跟着人撒娇什么的,说觉得我更像爸爸,而姐姐更像妈妈自己。说我很任性,什么都只能听自己的,不听她的,所以,妈妈觉得姐姐更听话……
听到这里,我很诧异,首先诧异的是,我那次在积极心理治疗的课堂上画平衡模型之前也一直以为自己更认同爸爸,直到各类能力画出来时,才发现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很贴近妈妈,我才想起来小时候很想要妈妈笑,很喜欢她开心,所以内心跟妈妈才是更贴近的;而姐姐脾气有点像爸爸,容易爆,也更不顺从妈妈,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更听妈妈话的那个。直到妈妈后来说起来,说姐姐以前毕业后妈妈让她回来她就回了老家,后来看我一个人在深圳不放心,又让姐姐来陪我,姐姐也来了深圳。
我认真的想了想,的确是,在很多大事的决定上我更有自己的意见,妈妈念了一万年要我去做老师我就是不愿意,要我考公务员我也不喜欢,无论是做什么工作,还是喜欢什么人,似乎从来都是自己决定,不会问他们意见。想起来,姐姐即便后来长大了,每谈一个男朋友,那时只要妈妈在深圳,就会带去给妈妈见见,而我至今为止他们都没有见过我带过任何一个男生给他们看看……再加上,姐姐那时因为是老大,可能我出了什么问题她也都要被问责,所以妈妈可能更心疼她吧。
写到这里,我还想到一个部分,就是那时我很粘着爸爸和妈妈,有时爸爸喜欢叫我做事,帮他忙,不知道会不会妈妈无形中也会觉得爸爸更宠我而忽略了她呢?想起,那次在深圳和姐姐妈妈吵架吵很大,自己委屈着要搬出来住,偷偷在楼道给爸爸讲电话时,爸爸很生气,在怪妈妈没有教好我们,还说了一句你妈妈要是那样,爸爸就跟她离婚……那是第一次听到爸爸这样子说,可能有点气话,但当时的我听到还是很震惊的,一部分是觉得很愧疚,其实并没有想要爸爸怪妈妈,另外一部分是觉得爸爸爱我似乎还超过了妈妈,觉得有点不妥,当时也想到了那句“夫妻关系在家庭中应该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啊,作为孩子的我们,只要父母开心快乐了,我们就会很快乐了。
后来,我再次和妈妈确认为什么我更像爸爸,姐姐更像妈妈时就会偏心,妈妈也好像没有解释的很清楚,只是说起了之前的一两个例子在解释,说她如果不参与进来,我们会吵得更凶,所以,为了制止我们吵架,她才会那样做。我和她说,但是你要知道,我和姐姐吵架本来就是我俩的事,但是你掺和进来就变成了一家子的事,而且这个事情,你本来也不清楚,你却要帮衬着姐姐和我吵……看,这就是两个人的逻辑不同,最后就变成了一场更大的冲突。
我问了妈妈小时候是怎么带我和姐姐的,妈妈回忆了很多,从姐姐出生奶奶重男轻女不肯帮忙带,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我的外婆外公都过世得早,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他们就不在了),幸亏自己手脚麻利能够提前做完事就回家带姐姐,后来买了小推车就可以带去厂里带了,再后来有了我,停了职,带了我一年,然后又被叫去上班,所以就把我放到了单位的幼儿园。我一直以为妈妈是家庭主妇,所以我是比较有安全感的一直被妈妈带在身边,却没想到自己一岁就被送到了幼儿园。妈妈说,那时我年龄小,一定要跟着姐姐去大班,幼儿园老师不肯,抓着我的腿往地上按,还被关到了小班里任我自己哭(原来这是我一岁多的记忆啊,我一直记得在幼儿园哭着要去大班,哭得撕心裂肺也没人理,后来被关在小黑屋自己搭着凳子往窗户外看还摔了下来,后面就没什么记忆了)。我不知道小时候那个天真爱粘人的小女孩去了哪里,是不是被哭喊着要姐姐时的惩罚给吓到躲了起来,还是什么时候藏起来了,在外常常表现的更多的是淡淡的冷漠吧。后来,还讲了一些小时候奶奶的事,爸爸帮妈妈处理外婆后事的事……一块块,我拼凑出来一个不太完整的地图。
妈妈很郑重其事的和我说,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家庭还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你也是个好姑娘,不要对婚姻有那么多不好的想法,也不要凡事往坏处想,我和姐姐都觉得你什么都好,一定会有一个好的家庭的。听到这里,我又有一点点想哭了。后来挂了电话我一直在想一件事,那就是妈妈如何对待我,其实和我本身无关,而是妈妈自己的一些故事甚至是投射,想起来在课堂上,其中一个同学说到妈妈爸爸和弟弟的事,说妈妈更爱自己,因为自己懂事体贴,而不怎么喜欢弟弟,说弟弟象爸爸一样一点都不会表达。突然觉得人和人,家庭和家庭,来来回回总是那么地相似,都是被比较,想要更多爱,也都因为各自的故事和投射演出了一幕幕纠缠不清,欲说还休的老剧情。
其实我想说的是,原来,小时候,自己编造的那个关于自己不被爱的故事,真的和自己的本质毫无关系。爸爸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天生的暴脾气,他的指责和暴力让我从小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妈妈,因为自己的故事更偏爱和自己相像的姐姐,这也和我本身真实的存在毫无关系,但是,我也因为妈妈的行为,编撰了一个自己要顺从,努力,听话才能获得妈妈的爱的神奇的故事。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因为自己的局限和经历,我们因为对方的行为在脑袋里构思和揣测着对方的想法,编写了一个又一个不够好,不值得爱,不会爱的荒诞故事,我们还觉得这多么地真实,多么的伤心,然后或躲起来偷偷抹泪,或反击回去保护自己……这个人间剧场啊,在我们自己以为的真实里赚足了自己的眼泪;却极少有人愿意鼓起勇气去和对方核实自己故事的合理性,还沉醉在最虚幻的,逼真剧情里沦为受害者,拯救者和加害者。
够了!演够了!这一次,换一部温馨点的喜剧片吧,或者,再勇敢一点,直接从这部人生大剧中醒来吧,醒来,看到自己的无辜,也看透别人的无辜,去真实地,踏实地投入到这真切的生活中来吧!
谢谢妈妈的秘密,我想,当她说出她秘密的那一刻,她终于跳脱了她的故事,看见了故事外的那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