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有多远?

文|刘彩

我们经常会说:我知道,可我就是做不到呀。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知道却做不到的困局中,还有一些做不到居然是潜意识里的。那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专职从事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工作已经有5年了,同时我也是一位4岁女孩的妈妈。我比一般的妈妈知道的教育理论和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可能会更多一些,但是真正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是会犯一些错误,我一直在反思,一直在前进,反思~前进~反思~前进。

上周日,我、老公和女儿一起去一个古徽州的文化园玩耍,在园子里有一个建在水上的小路,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这里经过的时候,爸爸说:我们走一走这个路。他便带着女儿去走这一条小水路了。我在旁边看着,我突然想到,如果是我带女儿从这里经过的话,我是不会带女儿从那里走的。这时我就安静地看着爸爸和女儿在那里走来走去,共走了三趟。

爸爸嘴里一直对女儿说:来,走一个;你自己试一试;前面的那个空隙小,你自己试试。这是女儿还是不敢松开爸爸的手,让爸爸拉着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就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这时还有其他的大孩子也来走这条小水路,他们的妈妈们就开始在旁边喊:小心点,别掉进去;快点,别走了,我们去那边看看……

当然还有和我女儿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想去走,也是被妈妈强行带走,妈妈一边拉着一边说:那太危险了,走我们去那边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

这里都说的是妈妈们,只是恰巧,我在那会经过的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从那里经过。

我想如果是我,也我也非常担心,也可能阻止女儿去体验。我一直在说:体验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自己也同样会为了规避危险让孩子体验的机会变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过了一会,我们来到了另一个水路,这个看起来没有那么危险,爸爸陪着女儿在这个水路上走,只走了一趟,女儿就甩开了爸爸的手,要自己去走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这里玩了很久,在这里走水路,在这里观察小鱼,在这里钻假山洞,玩的不亦乐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在女儿玩耍的此时,我突然又有了另一个领悟,就是出去玩不是要把所有的景点都看完,走马观花式的,而是要慢下来细细品味,慢慢欣赏,不在景多只在体会景美,重在自己的体验。不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感受到了什么。

神奇的事情继续发生着,之前在走第一个水路的时候,需要爸爸拉着,不然女儿不敢走。回来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爸爸拉着,自己可以走了。如下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更引起了我的反思,刚刚需要爸爸拉着走,现在怎么不需要拉着走了呢?

刚刚是因为孩子没有能力走这条小水路吗?还是因为女儿不敢走,卡在了心理关上了呢?我觉得是后者,不是女儿不能走,而是不敢走。

有了尝试以后,她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她认为自己有能力自己走。

所以必须让孩子多体验,体验带给她了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不是我们口头上告诉她的:她能做到。我们告诉她的或者给她的鼓励都是空洞的,只有尝试能够让她自己的内心滋生力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体验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践行的。

我是为了规避危险,让孩子丧失了很多体验的机会,丧失了体验的机会,孩子的快乐从何而来,孩子内心真正的自信从何而来。

我一直在成长的路上,女儿是我的镜子,随时照见自己;女儿是我的引路人,随时启发我思考的方向。

我一直在成长的路上,老公是我的老师,随时随地给我启发;老公是我的伙伴,随时随地补充我的不足。

育儿一直在路上,我的成长更是一直在路上……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有什么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刘彩,一个致力于将心理学和教育学揉进生活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