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霸气的人生不需要分数定义
没有应试的年代,出人头地很难,并非没有才华,只是因为别人都瞎。
秦末,不世出的将才韩信因为出身低微一直未受高祖刘邦重用,若非是萧何冒死月下相追,中国的历史恐会被改写。三百年多后,汉末科举制度还未形成,青年才俊为求闻达于诸侯,多需要拜访名士以求品评。这样的“导师”推荐制度帮助魏武帝成就了“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一番伟业。
《为了孩子重塑教育》一书中有一个重要观点——上大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在中国比美国更为突出。应届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企业却越来越难招到需要的人才。这样看来大学文聘并不比萧何和许劭的推荐来的更有价值。那么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
人类社会是精巧且复杂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无法洞察人心。这就给社会带来很多沟通和信任的成本。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锁定公司需要的人,是每一个现代企业人力部门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多数企业需要依靠面试和实习构建对面试者的了解和信任,那么简历则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企业缩小参与面试和实习的人选范围。对一个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生来说,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历,哪一项最有可能反应人的工作态度和综合素养?毫无疑问,是一所好大学。
所以,大学至少比你的身高体重有加显眼,如果你的才华无法帮你拿到雷军或小扎的推荐信,而你爷爷恰好又不是刘邦,那么就得认真思考一下大学文凭的价值了。
社会上总会有一群人,他们的霸气人生不需要分数来定义,他们需要创新教育,也终会是创新教育的受益者。这也是为什么倡导教育改革的人都是当年从教育中获益的精英的原因。
现在——撕碎你的童年,去弥补社会的窟窿
一日路上偶遇我的学生,她开心得蹦跳着和妈妈一起回家。我问她为何如此高兴,小姑娘脱口而出
“今天奥数老师生病了,不用上课啦!”。
一个学生的开心,是因为不用上学,也许就是教育最悲哀的地方。
回国以来,我有幸接触了不少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陪伴着他们从蹒跚学步的小班娃娃,成长为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看着他们怀揣着好奇和憧憬进入小学,又看着他们被小升初折磨的体无完肤,最后麻木不仁的接受了学校的“可恶”和学习的“可恨”。
“枯萎的成长”是北京小学生的一种典型状态。小朋友们身体长高了,知识会得多了,各种特长也有了,但曾经鲜活的生命力却慢慢枯萎了。最擅长表达的是“不”,却不知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为了孩子重塑教育》书中另一个给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作者在描述美国中学教育的弊端的同时,对美国小学和学前阶段的教育表示了认可。他认为因为小学和学前教育界百年来不断创新和努力,才有了如今长足的突破。
相信大家也深有体会,随着改革开放,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那些用脚投票的亲朋好友,他们的孩子描述自己的学校时,眼里多是放光的。我们时常羡慕地感慨,这才是小学该有的样子,一个需要用爱去浇灌,激发孩子生命力的地方。
但这样的小学就是完美的么?并不是。作者并未触及另一个问题,美式小学的快乐建立在一个残酷的社会事实上,孩子们从小认清自己的能力和阶层,有些孩子的优秀不足以被大学认可,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自然分流了。这样的教育保持了孩子童年的完整却不得不接受社会被撕裂的现实。
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试气息浓厚,淘汰和选拔破坏了教育的多样性,但至少保留了一个可能和一个希望——偏远山区的孩子具备与城市孩子考场竞争的可能,来自低收入阶层的孩子有逆袭人生的希望。北京乃至中国的基础教育,是以牺牲少部分儿童的成长为代价,换取社会相对公平。那些无法适应集体学习,对标准化考试不擅长,对分数不敏感的小朋友,都是为了社会公平而牺牲的对象。这样的教育亲手撕碎了孩子的童年,去弥补社会的窟窿。
未来——北京折叠里的老刀
教育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二是什么样的人需要培养。不得不承认,即便未来的教育再先进,社会再发达,也不会让所有的人都成为精英,总会有像北京折叠里老刀这样的人群的存在。对社会来讲,培养他们成为“有用”的人的成本,要远高于维持他们基本生活的成本。在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的未来,他们存在的意义,可能只是因为人类社会中仅存的无法被机器所替代的人性。
在《为了孩子重塑教育》一书中,作者和我们一起探讨了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未来教育的标准。书中反复描绘了一个“恐怖”的场景,未来低端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低素质人群要和机器人抢饭碗。
因此作者强调教育中需增加人性化的成分,比如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帮助人类“战胜”机器人。
但我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类抢饭碗的情况也许并不会出现。未来更有可能是高端人群高端的活着,低端人群低端的活着,两者相安无事,中间是人工智能产生的巨大鸿沟,人工智能能做的越多,低端人群上升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们不妨想象一个更为可怕的情节,在一个人工智能超级发达的年代,如果一个人接受了20年的教育,他所能做的事情还是不如人工智能做得好,那么他会不会被人工智能pass掉,丧失接受教育的权利,甚至失去工作的权利。
科技改变教育
教育中有一个悖论,我们希望教育属于平民,但却希望教师都是精英。
我们对教师这个职业承载了太多的期待,希望他们懂得生活,内心充盈,甘于奉献,善于学习,学识深厚,专业过硬,能组织管理课堂又擅长做学生思想工作,这样的人才放在哪个行业都是其中的精英。但不论哪个行业,精英永远是少数,是最为稀缺的资源。
于是乎,教育管理者用了一个愚蠢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冥思苦想用政策激励那些不愿意当老师的人,想方设法用培训培养那些不擅长当老师的人,千方百计用绩效考核那些不适合当老师的人,希望这些人成为精英教师。
最后如大家所见,往往是事与愿违。那一小撮不愿意,不擅长,不适合当老师却在教师岗位上的人,破坏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形象。
因此,降低对老师的要求必然是未来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当然这不是指放低教师职业门槛,而是说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只需负责用高尚的品德与纯洁的灵魂影响学生而无需擅长教学,擅长教学的老师也不必只为给孩子面对面上一节课从中国飞到美国。
在这方面,书中介绍了美国的可汗学院,慕课,印度的阿凡提等组织,他们在教学领域都做了大胆的尝试。相信不远的将来,科技的进步可以让教育体系中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帮助教师这个职业走下神坛,最终实现教育的平民化。
结语
虽然教育改革如春潮汹涌,但创新教育之路注定不会平坦,各位同仁需不忘初心顽强坚持。努力活着,才能看到更好的明天;不懈攀登,才有机会定义未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