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组队打怪,是拉人带人干活做事业,因而必然涉及要搭班子带团队。所有创业者不可避免地都得做领导者,都会是领导者,都得做好领导者。领导者就要有领导力。
随着创业的流行,现在这个词比创业还流行。它也是制造当下广泛社会焦虑的罪魁之一。有关领导力的正向理解,机场书店、商学院、大师培训课和罗辑思维都讲得比较多了,各种条款要诀背都背不过来。
所以现在让我说我一条也回想不起来。不过我有一个观点,如果一个领导者的自我修养是靠这样的外向学习,是通过某些指导手册然后遵照执行那恐怕有点麻烦。说起来这样的领导者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我马上就想到有一位,就是崇祯帝。
崇祯帝的领导权力是世袭继承的,虽然其中也有斗争波折,但终归血统还是比较主要和重要的原因。因而他本质上还是一位天然权力获得者、被授予者而非掠夺者创建者。这可能也直接影响了他其后的领导方式--高度的不安全感和严重的教条主义。
当然,从道德上说,崇祯帝绝对是华夏族有史以来少有的一位好皇帝。他勤政爱民、勤俭节约、布衣素食、高度自律。他时常悔过罪己,面壁反思、省察自己,甚至时常暗自哭泣然后被太监不小心发现再被史官秉公记录下来,他一心要江山图治,夙兴夜寐,凡事亲历亲为,时常批阅奏章不舍昼夜。他的勤奋甚至今天朋友圈里晒凌晨三点洛杉矶的CEO都很难比。
同时,与很多历史剧描绘的柔弱形象不同,崇祯出道时可是一代雄主的气魄。他在魏忠贤时期,忍辱负重,隐忍且坚忍,但时机一到果断出手,金刚霹雳、心狠手辣,打倒在地还要踏上几脚,碎尸万段还要诛九族灭党羽捣宗祠,一副做大事的材料。
总之,他几乎集合了所有儒家道德审美里理想君主的品格和才德。但他亡国了。以至于后世很多心疼他的史官多将他的亡国归结为时势命运,所谓时也命也,所谓“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也因此而博得了很多后人的同情,甚至取代者清代一朝从皇太极开始都对他礼遇有加。
怎么讲呢?所谓亡国之君亡国之臣的总结论断基本是他临死之时的看法了。人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是到了这位崇祯这儿他是至死也执迷不悟的。事实是这样的吗?多的我们也就不说了,从他的这句总结中我们也可见他从前每日的面壁思过、反思悔过、泪流满面是有多真诚和深刻了。
在道德层面做到最高的同时,崇祯也基本上把一个奋发图强的、励精图治的、精明自律的、充满雄心壮志并自认为宽厚仁德、非常想有作为也算是颇有作为的、基本可以作为儒式道德观君王典范的君主该犯和会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
这些错误比起他难以尽数的优良品质来说,完全不算特别多。主要是小心眼、多疑,爱改变主意、出尔反尔,刚愎自用、又刻薄寡恩,还内心戏太足、喜欢自我感动。
都不是什么大毛病,都是很常见的小问题,但放一个领导者身上,尤其是下辖亿万人的一国之君身上,可谓点点致命。
我们现在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谬论,比如说木桶理论已过时,发挥长处比弥补缺点更重要等等。我要说,第一那要看你的缺点对你而言,对你要做的事情而言致不致命;第二你的所谓优点到底有多牛逼,是仅对你而言的纵向对比还是横向别人也千里驰骋,如同开挂。
如果缺点致命,那么对不起,它会限制你所谓的优点发挥,或者你就完全无法发挥。然后很不幸的是,一般而言,我们大部分人的优点长项,都没有大到所向无敌的地步。
就如同最近新流行的一个议题,说情商到底重不重要?与以往普遍泛滥拔高情商的说法不同,这一派说出了一些人的心声:当你的智商高到不需要情商的地步,那情商就不重要。我同意。
问题是拥有这样智商能力的人,有几个?
所以,比较自知之明的做法恐怕还是,乖一点,别神经。可能我们的优势都不足以大到压倒一切的地步,因而缺点这个问题反而应该重点思考。
所以我觉得,比起去读那些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优秀领导者,给你罗列五条必备品质、八项修炼法则的各种心法神教、正向鸡血,不时来点暗黑料理负能量反而还更重要些。
还是那句话,求生比求胜更重要,防死比求活更实用。别告诉我你怎么成功,因为事实上你可能也不知道,告诉我你怎么避坑。
所以,我觉得,崇祯的事迹,可以说是一本经典的领导者避坑指南。它可以取名为:“一局本来并非全无机会的牌是如何活活被一个聪明勤奋的人玩死的”或者“优秀的领导者常犯的100个容易找死的错误”。
普遍而言,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是自命不凡的,自诩受命于天的,也是满身各种优良品质的。因而,我建议创业者要读读崇祯。
这样的情况,其实还蛮常见的。而且,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