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地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角色上,让“规矩”变成“统治”,让“建议”变成“命令”,让“教育”变成“刁难”。
读尹建莉老师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这个案例正好是我遇到的问题,当我把自己的做法和案例中的妈妈对比,确实如出一辙。
案例里是一个三岁女孩的妈妈,因为看动画片的事情,引起了权力之争。妈妈觉得女儿已经上幼儿园,要求孩子晚上早点睡觉,看了半集的动画片不让看了,孩子还想看,被妈妈呵斥。妈妈写信给尹老师,觉得女儿不讲诚信说话不算话,问应该怎么办。
前天中午奶奶正在做饭,女儿吵着要吃橘子,拽着奶奶衣服非要让奶奶拿。我说妈妈拿,但是她就是不肯。后来奶奶腾出手来去给拿了橘子,女儿在厨房吃,我把垃圾桶给她放到面前,提醒她要把皮剥到垃圾桶,结果还是看到橘子皮在垃圾桶旁边的地上。我觉得她是故意不扔到垃圾桶里,生气地吵她让扔垃圾桶,拉着她让她捡,但是最后还是没捡,她开始哭了。我从厨房出去,她哭得更厉害,我觉得是她的问题不想哄她,任她哭。奶奶去哄她还不肯,非要妈妈抱,我也生气不抱,于是就哭了很久。
中午女儿睡了以后,看书看到这段,突然觉得是自己太不对。我是想给定规矩,可是就像尹老师说的,这么小的孩子即使没做到又怎么样,我们大人还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做到。案例里妈妈所说的说到做到,就是我们成年人也还有很多承诺没法兑现,也有失言的时候,如果成年人看到一半的电视剧不让看了,他们也会不舒服的,何况一个三岁的孩子。
樊登老师讲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面也提到,我们要帮孩子表达感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即使定规矩也要尊重孩子。而我们总觉得我们是权威,都应该按我们说的做,我们要给他们定规矩,但是孩子还小,他们没有成年人的想法,他们单纯的就只有简单的感受,我们不能用所谓的权威来统治他们。对那么小的孩子定的规矩,我们说是经过他们同意一起定的规矩,试问他们真得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吗?或许就是我们强加给他们的一个限制。
所以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要顾忌孩子的感受。孩子尿裤子了正常,不用那样大喊大叫,他们还没有到完全控制自己的年龄。在地上玩把衣服弄脏了,也真得没事,孩子的天性是玩,衣服洗洗不就好了。不要再给孩子设置太多限制了,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