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我今天做的这道美食是什么?就这种食物,我们这里的饭店20元一份,而我做的这个份量有饭店的两倍多,感觉赚了40块钱,是不是赚大了?
它的名字叫糊嘟。就是这个音,饭店也是这么写的。我们这里的方言如果说一个人把一大堆东西搅和在了一起,就会说“你看你做了一锅糊嘟”,没错,这锅饭就是面和菜的大杂烩。
怎么就想起来做这个呢?还不是因为家里的食材太多了。冻豆角占了冰箱两格冷冻室,我公公又送来了两大包。最近雨水多,豆角疯长,新鲜又有味道,做啥吃都香。和豆角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大瓜,又甜又面的那种;还有小葱、西红柿、辣椒,冰箱里挤挤匝匝,地上满满当当。
准备午饭的时候,我本来是计划烙葱花饼的,水灵灵的小葱都有点蔫了,怪可惜的。可是打开冰箱看到那一大堆菜的时候,我改变了主意,我得把这些都处理一下呀。吃啥呢?那就吃糊嘟吧,好久没吃了。吃糊嘟,不仅能处理一些蔬菜,还能吃一点玉米面和小米。我家去年的小米还没有吃完,今年他舅舅已经又送来新米了。
所以我的这锅糊嘟里,有豆角、胡萝卜、倭瓜,还有玉米面和白面,也算是食材搭配,营养丰富。做糊嘟也很简单,关键在于火候,还有面和水的比例,如果水多面少,糊嘟就太软,口感没有韧劲;如果面多水少,就会有很多生面疙瘩。总之,经验很重要。我这技术还不差,今天做得很成功。迫不及待地拍照,发给我闺蜜们。
住在北京的玲子特别爱这一口。她不常回来,但是每次回来聚餐的时候,她一定要选那种会做糊嘟的饭店,还要点两份,吃一份带一份。其实饭店做的并没有那么好吃,而且她执着地认为这种美食是一般人做不了的,必须到饭店才能吃到。我说我给她做一次吧,偏她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也没有到我家的品尝的机会。说实话,可能是我比较聪明的缘故,也可能是我对做饭比较有悟性,我只听学校的石老师说了一遍做法和要领,回来就做成了。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要到饭店去吃,而且在回我老公的老家的路上,还有一家很有名气的小饭店,名叫“糊嘟王”,很多人慕名去吃。我们俩还专程去吃了一次,但我并没有觉得有多好。我做的就挺好的。
糊嘟这种食物,原本称不上美食,应该归为粗茶淡饭的范围里。只是现在人们怀旧的情绪与日俱增,所以就觉得它成了美食。小时候做糊嘟,是纯玉米面的,配的还是酸菜,真说不上有多好吃。现在做的时候,粗粮细粮对半,配菜也以土豆和豆角为主,口感自然好了许多。我觉得最好吃的是莜面糊嘟,那是真的香。
吃糊嘟少不了蘸料,这蘸料就是炒辣椒,比起做糊嘟来,我觉得这才是个技术活儿。我婆婆炒的辣椒很香,我勤学好问也没有领略到精髓,今天自己独出心裁,西红柿、鸡蛋、辣椒、葱蒜炒了起来,竟然味道还不错,吃得我俩满头大汗,浑身舒爽。糊嘟和阴雨天真是太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