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 促工作能力“破圈”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组织部实现能力“破圈”,需以“实干”为基、“系统淬炼”为径,通过主动融入组织培养体系与个人实践突破的双向发力。

      主动拥抱多岗位锻炼,打破能力边界。组织部作为“干部熔炉”,岗位轮换是核心培养机制。要主动跳出“舒适区”,从文件整理、材料撰写等基础岗起步,积极争取参与调研、督查、党建指导等多元岗位历练。每一次岗位调整都是能力“破圈”的契机,如从“事务型”岗位转向“研究型”岗位,能倒逼从“执行思维”向“谋划思维”升级,从“对内服务”转向“对外协调”,可推动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跨越。

      夯实各项基础能力,筑牢破圈根基。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的提升,最终要落脚于“说、写、查、管、谋”等具体能力的扎实积累。在汇报工作、沟通协调中锤炼精准表达能力,既要能将政策理论转化为基层易懂的“土话”,也要能将实践经验提炼为可推广的“官话”;从基础材料起草到综合文稿把关,在反复打磨中提升文字逻辑性、政策契合度与问题针对性;通过督查考核、调研走访等工作,培养敏锐的问题发现能力与严谨的求证习惯;在党员管理、干部考核等实务中,掌握制度执行的“刚”与人性化沟通的“柔”;从参与方案设计到独立策划项目,逐步培养从全局视角思考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在中淬炼专项能力,实现能力跃升。组织部的每项任务都是能力“试金石”与“加速器”。大型活动组织,从方案制定、流程把控到应急处置,全链条锻炼统筹协调与细节把控能力;突发情况应对,如干部舆情处置、基层矛盾化解,需快速反应、精准研判,可显著提升应急处变能力;跨部门协作,在联合督查、党建联建等工作中,学习不同部门的工作逻辑,打破“部门壁垒”思维,强化沟通艺术与资源整合能力;基层调研实践,深入一线听真话、察实情,将“案头理论”与“田间经验”结合,提升政策落地的“接地气”能力。

      依托组织支持体系,借势实现自我突破。组织部的“破圈”成长绝非个人孤军奋战,需主动融入组织培养体系。主动向领导、前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快速汲取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论”,在与同事的并肩作战中,学习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积极参与组织系统内的业务培训、组工学堂、专题研讨,及时更新知识储备,避免能力“滞后”。

      简言之,组织部的“能力破圈”是“主动求变+系统淬炼+借力成长”的过程。唯有以“空杯心态”拥抱每一次挑战,在实践中学习,才能逐步从“专才”成长为“通才”,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