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彷徨之刃》是东野圭吾一部未成年犯罪的小说,整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女儿被杀,父亲从期望到绝望,最后成为人人畏惧的“恶魔”的故事。
故事里,女儿是父亲的支柱,因为父亲对女儿有所期望所以对她比较严格,不许她晚回家。可是一次与朋友的聚会后,女儿在回家途中遭遇三个少年的骚扰。她努力抗争却不敌,最后被残忍杀害。
而父亲对一切毫不知情还在家里等着,久等之后按捺不住向女儿的朋友打听才得知她们早已分开,他立刻报警。可是调查却迟迟没有进展,等到有进展的时候,他还来不及庆幸就被推入了绝望的深渊。
他的女儿已经死去多时了。
之后父亲仍在信任警察希望对方能找到证据,然而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等到有眉目的时候,警察那边却暗示,就算知道是谁,可能也没办法严惩,因为犯案的人员均是未成年。最多送到教育所去教育一番,就会重新放出来。
父亲接受不了这个结果, 他没做什么坏事,女儿更是天性纯良,为什么独独他们落到了这个结局?
那些罪人杀了人,犯了罪,就轻飘飘地进去教育一番,之后还能重新生活,还能享受阳光,享受明天,享受生活!凭什么!
于是,父亲决定亲手为女儿报仇。
02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在绝望铺天盖地的袭来的时候,有多少人能守住自己的真知,守住自我,不去选择玉石俱焚?
这位父亲的绝望,非常人所能理解。然而真正如他明知是沼泽,却依然不悔不怨,只为亲人安息,彰显公道的人,却是极少的。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也试着把自己带入进去,可是毕竟不是亲身经历,再努力也无法真正融入。只知道,如果是我,或许我也会走上同样的路。
什么是相依为命?
就是两个人以命相连的在活着。
一旦一方不在了,另一个人是无法生活下去的。
父亲与女儿便是如此。
然而这位父亲仍是理智的,在女儿死后他虽然悲恸,可是却还是留有信任的能力。这说明本身是一个正直的人,而这样正直的人依然无法承受在一系列的伤害和恐慌。他的理智无法支撑他的信念,导致他在现实与希求中步步溃败。
最终成为了自己最不愿成为的人。
他努力过,请求过,挣扎过,然而最终却被现实的稻草彻底压垮。
在那一刻,他选择了变坏。因为他之后做的事,是恶魔才会做的。可是为了替女儿报仇,让那些残忍伤害她的人付出代价,变成恶魔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这部小说被韩国拍成了电影,有所改动,可是却没改变小说想要传递的信息。
电影里,还发起了关于“女儿被杀,父亲为报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投票。投票显示,30.1%的人认为也会这么做,61.4%的人投票给可以充分理解失去女儿的父亲心情,而仅有8.5%的人认为无论怎么样这都是不合法的行为。
这个结果让人惊心,恪守法规的人只有8.5%,还有30.1%选择以暴制暴,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游离在堕落边缘。
03
现在,社会充斥着诸多现象,其中也不乏我们所不认同的处理手法和结果。前段时间,有一个少年为护母而杀人的新闻曾引起民众轰动。甚至还展开了罪犯是否应该被执行死刑的热烈讨论。
难道这不是被逼至绝望后的嗜血反击吗?
错,肯定是错了。
可是难道其他人不是错了吗?
就是因为他们没杀人,所以就能肆意行走在律法的边缘对其他人施加伤害吗?
当然不是。
因为这个新闻太过鲜明,折射出了很多人的心理,所以一下子引燃了舆论风暴,久久不散。至于最终的结果,我没有去了解,因为无论是什么结果,都让人很无力。
有的时候,我们都认为必须要变为恶魔,才能制胜那些伤害你的恶魔。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为了那些人,付出自己的一生,甚至赔上自己的命就真的能制胜吗?
小时候,学校总会有人欺负你,你变成了跟他们一样的人,难道他们就没欺负你了?
长大后,你为了合群选择站队,跟着那些你自认为的同船人一起走,难道你就真的走向了人生巅峰?
一时的麻痹,是不可能换取不了你一生的无忧的。
在纵欲物流的世界里,我们每天都需要做选择。今天天气不好,我们需要选择早一点出门;在公司楼下,我们需要选择在哪里吃早餐才不会迟到;到了公司,我们需要看看公司的风向,时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付各种意外和突发状况。
每天过得胆战心惊,一旦发生什么事就草木皆兵,导致神经紧张,受不得波动。
一遇到问题不是想着解决,老是想着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我,悲愤之后满满负能量,恨不得报复社会。
何必呢?
有多少人能真正走到文中父亲的绝望?
我相信社会有阴暗,世界有阴霾,可是却依然不缺阳光,不缺温暖。
缺的,只是发现阳光的眼睛。
自始至终,真正能把我们逼到绝望的夹角的并不是发生的事,而是你自己。
不要让你的偏见与固执蒙蔽了你的眼睛,也不要让那些温暖在隔阂中褪温,敞开心,让它们进来,给你一个新的视角,发现一个新的世界。
试着努力去生活,努力去四周看看,你会发现生活还是美好的。
笔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