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厌恶读书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读书。因为在一个姐姐喜欢买书的家庭环境里,我受到了姐姐的影响。当她在看三毛,我会问她要素年锦时;当她在看白夜行,我会了解东野圭吾。可是有好几次,姐姐买了好几册系列书都没能把它们看完。从那以后,虽然有时我会把它翻出来看看,但也就是看看罢了。

从我姐姐那里,我似乎间接学会陋习--书嘛,喜欢看就看;不想看了,那就算了。我不明白那时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只知道看书的爱好与兴趣从了大脑的模仿机制--姐姐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直到后来,我从看完一整本书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速读书”。我并不是想说,我不爱看书看书是因为家庭环境问题,而是在一个孩子的世界里,好坏并没有判断的标准。我只是觉得,我厌恶读书,我喜欢读书,那有什么区别呢。

长大后,除了应付考试,空闲时间还是会接触一些文学小说。但是我发觉,我对书并没有那么多的热爱了。对我而言,读书只是时间的消遣品,快餐式的娱乐方式而已。那个时候无知的我,从来没有觉得读书对人生有多大的影响。

在家里,除了姐姐买书回来,我的父母亲戚,也会向我提到“读书”。不幸的是,他们给我的往往是更多更大的消极灌输。叛逆的我,和他们的意见不合或是他们对我不满意的时候,就会骂骂咧咧的冲我喊:“你看你,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有个p用!”类似的话,从我记事起到大学一年级,我已经听说过无数次了。他们,还有我的姐姐,一度向我输入这种我觉得很不舒服的思想。

不知道为什么,穷人,爱拿书说事,也会爱拿书出气。高兴的时候,他们会说,读书多好啊,又不辛苦,还可以扩大眼界;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则会无缘由否定读书的意义。他们一句“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就想把我所有读书的价值否定掉,把我自己给否定掉。那又是凭的是什么。

就这样,我时常在读书与厌恶读书的便于徘徊。时间久了,读书的初衷不再。所以,我喜欢追寻结果,而不愿意慢节奏地读一本书。

也许,读书是唯一拯救“穷人思维”的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