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零秒思考》的实践版
读书不是跑马圈地,放在书柜上只是占据物理空间而已,将一本书读通,读透,最基本是书里面最基本的核心技能,先用起来再说。读完之后,立马行动,边干边学,没有人掌握所有知识,行动之中反思,反思之后回过头再看书。如此反复,会越用越好。做一件事情最好的方法是【开始】做这件事。
Topic 1:最近为什么写点东西那么困难?
1、没有一个清晰的架构,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2、输入极少,阅读求多,求快,没有践行“只字不差”的阅读方法,没有在阅读中反思。
Topic 2:读什么书,怎么读?
1、书分坏书,好书;我喜欢的书,我不喜欢的书;当下有用的,长期有用的;我读得懂的,我读不懂的。最好的选择:我喜欢的读得懂的长期有用的好书。即使自己不喜欢的长期有用的书,也要耐着性读透它,其实所谓的不喜欢,大概只是因为自己没有读透读懂的原因吧。有用的书,特别是长期有用的书反复读,再三品味。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读书的目的最终还是要拿来用。不能只做知识的容器。
2、读书不追求新鲜,有的书是方法的方法,技能的技能,是知识的源头。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真正有用的知识在源头,至用的道理都是极简的,关键是需要持续的践行。
3、读书不追求速度,速度没有意义,读书的意义在于理解,同样多和快没有意义。少既是多,慢就是快。
4、记住了,不代表学会了。你不会知道你错过了多少机会,因为你根本连和它打个照面都没有。你碰到所有的问题,几乎都想当然认为——让别人去解决或这个问题不值得分析,所有的机会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
5、读书不要做错误的比较,他比我聪明,当然他比我学的好学的快。反过来人家学会了是人家,自己学得慢,最终学到的还是自己的呢。管其他人学的怎样,自己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远远不够…还需要输出,将自己想法一个个写出来。做一个有趣的人,其余有趣的事自然来找你,慢慢来。
Keep going.愿遇见更多有趣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