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句顶一万句》
这样的一本书,一本获奖的书,一本广受好评的书,我都断断续续地读,读个二三十页便很吃力,读不下去。当然说它读不下去的不仅仅是我一人。还有许多。
终于,在一个无聊的早晨一个无聊的人读看一本无聊的书,隔天还写了篇无聊的读后感。
本以为一句顶一万句是语言的效用,其实它就与效用无关,只是你在寻找。吴摩西出延津在寻找,牛爱国回延津亦在寻找。寻找什么?寻找所请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殊不知这样的知己存在吗?常以为的知己不常常在某一时刻成为生命的出卖者出现,嚼舌根者出现。
中国人寻找的朋友,可以千里有缘来相聚,可以一见如故,一见倾心;中国人寻找的朋友亦可以对面相见不相识,可以视而不见,可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殊不知爱之深恨之切,爱过知恨深,醉过知酒浓。相爱相杀都是身边人。
整本书由无数的反复的故事连着,前后一百多年,可人物性情虽有变化吧!可人物宿命却在不断重复着,或许这是中国人宿命吧!一生在寻找说得上话的人,可一生却又都在为着因说得上话带来的牵扯撕裂。渴望倾诉,却无人可诉;渴望理解,却相互伤害。
出走与回归都透露着无路可走的无奈。出走与回归都透露着对逃离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