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网络社交那些事儿。
上一次我们聊到了我和臧城同学尴尬的初遇。今天带给大家的是,我们写作互助小组的诞生和发展。
我们的写作互助小组最初只有三个人,我、臧城和Jess。这个小组组建于21天训练课程的开营仪式,我们决定通过在小组里沟通写作的经验,来让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得更快,让三次拆书稿获得更高的评分。
在群里,我们互相监督,相互鼓励,进展得很愉快。后来我又邀请了金玉满堂、christing、1+、浮生闲云、赵小赵等写作功底好,又积极努力的同学一起加入我们小组。
大家在群里讨论写作的技巧,选书的方法,稿件的评分等等,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感情和友谊。
每一次中搞榜单发出来的时候,我们除了关注自己的成绩以外,也关注其他小伙伴的成绩。每次都能特别开心地看到我们互助小组的其他小伙伴榜上有名。
我认为正是因为大家相互交流、监督、互评互助,才让我们的中稿率如此之高,稿件的质量也比平时自己一个人写的时候高很多。
这就应了老师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
我坚信抱团取暖这件事情是值得坚持的,所以在21天课程结束之后,我向小伙伴们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成立"内感动小组",在这个新的小组中,我们约定每个人每10天投出一篇拆书稿。
虽然正值年底,每个人都各有各的忙处,但是最后大家都还是选择加入内感动小组。从毕业到现在十来天,我们每人至少投出了一篇拆书稿,第二篇还在打磨之中。
大家都很用心很认真地看待抱团学习这件事,让我深受感动。我希望自己能多做点什么,让我们的学习之路走得又快又好。
在小组里,我和浮生闲云申请成为导师,在导师训练营中我们又重新将课程学了好几遍。温故而知新,在反复研究课程内容时,又发现了很多以前自己上课时没有发觉的东西。导师训练课程完全可以看作是21天训练课程的升级版,让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大。
有时我会把在导师训练营中的一些想法和收获,分享给内感动小组的其他小伙伴,希望他们有所领悟和提升。
现在看来虽然内感动小组的小伙伴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想法,性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们有着同样热爱写作的心,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执着,以及坚信自己能够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好。
就是这样的信念,将我们紧紧地绑在一起。在写作的这条原本孤单的道路上,我们结伴而行,抱团向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因为坚持自己的选择,持续不解地努力,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期待大家破茧成蝶的那一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欢迎大家在我的评论区点赞关注,我们明天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