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思 ――《傅雷家书》读后感

笔墨落纸,一撇一捺,笔笔含情。

我曾不懂什么是爱,但那一封一封书信,已开放在心海。

一九五四年,已然是久远的年代。或许,现在略显老套的书信,是当时最新颖的交流方式。

那时,远在海外的儿子,是傅雷夫妇内心深处的牵挂。想来每次书信开头“亲爱的聪”,必然是傅雷夫妇心怀无限期待,写给他们最珍爱的人。

我没有见过信封的样子,但那一字一句,无限延展,浮现出月光下,油灯前,夫妇二人执笔写字的情景。

或许,傅雷还有一摞厚厚的稿件等着翻译;或许,他正承受着工作带来的腰部酸痛;或许,傅雷的妻子还有许多家务要做;又或许,凌晨两三点,夜已深,只有繁星点缀的夜空……然而,这阻挡不了一对夫妇对孩子的爱。刚刚读到《傅雷家书》时,我并不太理解一封又一封的信件,甚至对这些话语感到无聊。慢慢地,我开始尝试着,去理解。从表面上来看,这些信,似乎都很琐碎,处处围绕着一些身边的小事,读起来,却又萦绕着脉脉温情的温馨氛围。

傅雷夫妇,在属于他们的年代,从事着高级的职业,然而,在孩子面前,却依旧如此小心翼翼,极力地去呵护。他们会因为长时间收不到孩子回信而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会为了孩子每一场演出,每一场比赛出谋划策,给予细节上、精神上的引导;会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和孩子谈论诗词,探讨外语;会无比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想知道孩子的衣食住行;会将孩子寄来的每一封信细细品读,标注好,封封珍藏。

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折射出的,是二人对祖国的热爱,对孩子的大爱。他们会为儿子取得国际比赛的第二名而骄傲,令他们骄傲的,何止是儿子取得的成绩,更是作为中国同胞的骄傲。傅雷会和孩子探讨诗词,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最纯朴的一面,是中华民族灵魂的组成,傅雷夫妇不仅仅教育孩子自我成长,更多地,是将孩子的心,紧紧贴靠中华二字。

掠过最后一页,父母对孩子的情,系上完美的一扣,紧紧牵扯大洋彼岸的思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傅雷家书》中考阅读练习题和答案 一、填空题50个 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如何教育孩子 )。 2、《傅雷家...
    清月澈澈阅读 30,936评论 0 17
  •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是家人之间性情中的文字。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
    遇见一只喵星人阅读 537评论 0 1
  • 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
    bd9db9608711阅读 1,524评论 0 29
  • 北风凛冽,这一大早能感受到温暖阳光的时候不多了。我正在庆幸办公室的温暖时,就听见西院墙下熙熙攘攘的声音,这一大早的...
    夏日香气_eb0f阅读 277评论 0 0
  • “开挂”一词,本是源自于游戏,但最近看到一篇关于印度人的开挂,我突然深感震惊,话说我们天朝,春运那种苦逼劲,很多人...
    风杨柳飘阅读 5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