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大战前布署

宁远大战前,天启帝下旨,敢有望风而逃者,尽斩。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七》:“丙寅上谕兵部:【向所患者文武不和今其一德一心毋相推诿向所患者望风而逃今其申严军法逃者尽斩】其枢臣亦属特简在内如何策应粮草器械作何区处不得怠缓从事迨肤功既奏凡在事文武大小将士封爵重赏朕所不靳如仍前泄泄致有偾事祖宗宪典凛如朕决不为尔姑息。”



天启六年正月十四,后金军起兵。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丙寅,天命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帝率诸王统大军征大明。”



十七日,后金军快到右屯一带,而周守廉即率军民已经逃遁了,努尔哈赤下令将海岸粮食,全运至右屯卫。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丙寅……十六日次于东昌堡,十七日渡辽河,于旷野布兵,南至海岸,北越广宁大路,前后如流,首尾不见,旌旗剑戟如林。有前锋至西平堡,捉哨探问之,告曰:“大明兵右屯卫一千,大凌河五百,锦州三千,以外人民,随处而居。”大兵将至右屯卫,守城参将周守廉率军民已遁。帝令八官领步兵四万,将海岸粮俱运贮右屯卫。大兵前进,锦州游击萧圣、中军张贤、都司吕忠、松山参将左辅、中军毛凤翼,并大凌河、小凌河、杏山、连山、塔山七城军民大惧,焚房谷而走。”



“前锋兵即左辅、周守廉、萧陛.等所统,昨守廉逃,左辅、萧升(昇)等人入宁远,其兵可按。后劲兵已撤在关内。”——《石民四十集》



高第有令,入冬遇大敌,并归宁远。

“经略高第奏:……如锦州,城大而朽坏,松山、杏山、右屯城小而低薄,皆前锋游哨之地,夏秋无事防护屯种,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而邓茂林、吕应蛟、李应魁等人,不合兵并归宁远,即跑路了,还遇上了前屯的赵率教,赵率教知道他们逃归,要以军法从事他们,吓得邓茂林几人,又跑回了中右所。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六十八》:

“御史张文熙奏袁崇焕与满桂等已加赏赉中右所副总兵刘永昌游击马爌等坚守胜地亦宜并加奖赏周守廉之逃兵部已请正法【又闻杏山松山等处有邓茂林吕应蛟李应魁等不合兵宁远辄奔入前屯】赵率教欲以军法绳之始惧而回至中右所如此愞懦亦宜一并查明更敕工部多造火器多储火药若兵部主事孙元化自言能制西洋台铳正宜专委以试其长得旨关外将领功罪俱俟经臣查明赏罚西洋炮即如法多制以资防御”。


右屯卫守将周守廉,擅自率哨探先逃,战后,被天启帝下旨斩首。

《明实录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七十八》:“兵部覆辽东逃将周守廉李朝勋等论斩如律从之”。



天启六年正月十八日,后金军渡河入犯。

《明实录明熹宗实录卷八十七》:

“辛卯,蓟辽总督王之臣查报犒赏优恤,山海、宁前军士用过银一万八千三百六十六两有奇。兵部覆叙宁远功次。先是,巡关御史洪如钟题,据袁崇焕报,正月十八日奴贼率众渡河,左辅、萧昇、邓茂林、陈兆兰等俱从右屯等处收回。”



袁崇焕奉高第前年的并归宁远做法,将前锋之地驻兵,全撤入宁远。

袁崇焕题:“……倾巢入犯,视蕞尔之宁远如杌上肉,至兵过锦右一带。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谓我先逃,故一往而无复顾忌,直抵宁远城下。”——《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


《两朝从信录·师老敌张任重事疏》:“自去秋河上遂觑我虚实,故倾巢入犯,视蕞尔之宁远如杌上肉,至兵过锦右一带,彼不知臣之先行撤入,而谓我畏先逃,故一往无复顾忌,直抵宁远城下。臣又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无人,彼愈易而并力以攻,孰知臣之厚备而奋击也。出其意外,故措手不及而败走。”



阎鸣泰上奏,固守宁远,要觉华岛出兵船作遥为牵制之势,天启帝回旨同意此策,著实举行。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

  天启六年正月乙巳朔

署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右侍郎阎鸣泰以警报叠至疏言制敌之策【湏以固守宁远为主】但出首山一步即为败道而首山左近如笔架皂隶等山险隘之处俱宜暗伏精兵火炮以待贼来慎勿遽撄其锋惟从旁以火器冲其胁以精兵截其尾【而觉华岛又出船兵遥为之势】乘其乱而击之此必胜之著也惟是都城根本之地牖户自应绸缪三大营选<釒夅>请亟操练以备防守至于盘诘奸细宜敕厂卫及五城等衙门密行之慎勿张皇以摇惑人心得旨严内备镇人心诚为根本要策俱依拟著实举行。



天启帝下旨让觉华出兵船作宁远的遥为之势牵制,袁崇焕只好按照圣旨办事,让营游击姚禹贤、乔桓、季士登,都司王锡斧,守备王鳖、查应才,率水营从南边援宁远。


袁崇焕揭:“奴酋入犯,本道与总兵满桂、同知程惟模住扎宁远,为死守计:城内以广武营步卒守之,更撤中左所都司衬兆兰带领步兵,与都司徐敷奏凭城为守。总兵标下内丁城上及四门为投,本道督内丁专一城内搜拿奸细。其传宣督阵,则中军孙绍祖、何可纲……等是也。修武营参将祖大寿领营内健丁,出兴冰瓦窑冲为援。前锋既撤,王承胤、肖升、左副将不许西入,领其辖下之兵,缘红罗山一带堡在贼后。

【副将朱梅、游击马爌、邓茂林,各简其健卒,与参将合迎,为宁远外援。其各小堡,俱归并于觉华、宁远。各堡官如孟继孔、孙呈惠、王太运、周良驭、张存仁、余国凤、戴光祖、孙定辽、赵邦宁,马兵一、二百或数千,俱攒而入在大营中,从北应援。水营游击姚禹贤、乔桓、季士登,都司王锡斧,守备王鳖、查应才,各简其船上劲兵,援之于南】。中右所城虽小,然在宁远之后稍缓,该将刘永昌与尤岱自愿为死守,应听之各。总兵赵率教自应以步卒守其信地,为宁远之后劲,其马兵及各小堡主将、战将如窦成功……等俱应令其领所部马兵从西应援。总之今日以宁远为前锋,宁远一固,则奴必不敢舍坚城而西;宁远不守,诸城堡如中右、中后未必能存,又当集关内之力,援前屯”。(《三朝辽事实录》卷15)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