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写出好文章,灵感很重要。一筹莫展,无从下笔,完全没思路时,怎么寻找创作的灵感呢?为什么许多文学大师总有写不完的故事,他们到底有何妙方呢?
著名作家、写作教练于尔根·沃尔夫在《创意写作大师课》一书中,介绍了许多文学巨匠获取写作灵感的方法,今天介绍其中三种。
1.别人的作品
很多人踏上写作之路,是受到某本书的影响。比如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偶然一天,他从朋友那里借来一本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读到《变形记》的第一行,他就被深深震撼了。
马尔克斯曾说,“读到这行文字的时候,我跟自己讲,原来可以这样写东西。如果早知道,很早以前我就开始写作了。因此我马上开始写短篇小说。”
你有没有读到某本书的时候,拍案惊叹,“还可以这样操作?”
如果有,那本书绝对能激发你的创作灵感。如果没有,你只需要捧起一本书开始读。
毋庸置疑,阅读是一种获取创作灵感的重要方式。读完一本书,可以写读书笔记,读书感悟,还可以写书评,写自己看完书后的所思所想等。
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就曾建议:“阅读,阅读,阅读。什么书都读——垃圾的,经典的,好的,坏的,看看它们是怎么写出来的。就像一个跟木匠师傅学艺的学徒一样去学习。阅读,你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除了阅读,还有许多作家是从电影中获取灵感,比如《理发师陶德》的作者松德海姆。
你可以这样行动:
阅读一本你认为有启发意义的书籍,或者观看一部经典影片。然后思考这些问题:
①这本书(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你有怎样的读(观)后感?
③书籍(电影)里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最出其不意的地方在哪里?
其实,看完书或电影后,你可以列出更多的问题,然后回答。这是一堆写作素材,灵感也夹杂其中。
2.回忆与恐惧
有意无意中,很多作家的作品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反应童年的状况。
正因为作品中或多或少夹杂着自己的经历,才使得一些作品成为经典,流传至今。萧伯纳就曾提出,“只有以他自己和以他所处的时代为题材的作家,才能写出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时代。”
查尔斯·狄更斯常以他的童年经历为素材,在他的小说里,吝啬的坏人们总是为了榨取钱财而不惜牺牲可怜的穷人。
为什么狄更斯会一再反应这种现象,因为他有一个相当悲惨的童年。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因欠债入狱。其他家人都搬进的父亲所在的监狱,只要他被寄宿在家人的一个朋友那里。每天不得不工作十个小时,来支付寄宿费和补贴家用。
《大卫·科波菲尔》里的许多情节反映了狄更斯的童年经历,虽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吻合。
尔根·沃尔夫在书中写道:回忆过去并不是为了写自传,而是为了开采过去的宝藏,寻找可以在你的作品中应用的人物角色和事件,尤其是那些有情感力量,并且能为你的作品注入能量的元素。
“原生家庭”这个概念近两年特别火,我们都知道童年的一些经历影响着自己的性格、与父母的关系等。其实,你的童年,同样是写作灵感的源泉。
你可以这样行动:
通过翻看照片,与亲朋好友聊天等方式回忆童年,思索这些问题:
①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人对你有很大的影响?
②童年时期,最幸福的回忆是什么?最悲惨的呢?
③童年时期发生过哪些重要的事情?有哪些回忆有可能改编成一个故事?
3.写作疗法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有阳光有风雨有阴霾,这才是常态。
焦虑、悲伤、恐惧,我们时常会被这些情绪包围,虽然每个人都极力想摆脱。换个角度看问题,其实这些看起来特别负面的情绪,同样能激发创作灵感。
作者在书中提出,有些作家灵感来自于他们自身的焦虑。对很多有造诣的作家来说,写作是一种治疗方法。
作家简·里斯曾说:“我开心的时候从来不写东西,也不想写。但是我的开心时光从来都不会持久……你看,我的作品里几乎很少有虚构的成分。大部分作品的写作初衷就是为了要摆脱那要命的、让我焦虑的悲伤。我儿时就发现,如果把伤痛写进文字里,它就消失不见了。”
那些让你痛苦的情绪,很有可能让你遇见一个全新的自己。举一个很普通平常的例子,两年前我开始写第一本小说之前,已经连续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状态极其糟糕。
某天,突然想起大学时的那个写小说的梦想。然后就开始了。我也没想到能签约,更没想到去年会写第二本。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一书同样也提出通过写作舒缓心情,走出人生困境。
世界是什么模样,取决于你凝视它的目光。既然负面情绪在所难免,与其被它们困住,深陷痛苦的泥沼,何不将其宣泄于笔端。
当我们把脑海中的那一团乱麻,变成了纸上的文字,心情会回归平静。也许,困扰我们已久的事情,也会悄然出现转机。
你可以这样行动:
①你最近有焦虑过吗,为什么?
②生活里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带给了你什么感悟?
灵感没有那么虚无缥缈,只要有心,从书籍、电影,从童年的回忆,从那些让自己痛苦的事情中,我们都能获取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空等灵感降临并不靠谱,要主动寻找。就像杰克·伦敦说的那样,“不能守株待兔等待灵感,要手执棍棒去追赶灵感。”
END.
你可能还需要:
如果你也想写作,这几点越早知道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