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娃子哥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邢台西部,太行山脉以东的群山环绕之中。这里山势陡峭、沟壑纵横,很多年来,都是交通闭塞、积贫积弱的偏远地区。
这里的人们安分守己、勤勤恳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中国几千年乡土文化的杰出典范和形象代言。他们身上有着质朴、纯粹、善良的优点,也有着保守、僵化、顽固、贪婪的鲜明局限性。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纵横交错的山梁与沟壑就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不竭源泉。一代又一代不停地砍伐、开荒、垒田、种地,只要有土的地方,都变成了条条块块的农田。树木没了,庄稼多了,可是自然灾害却接踵而至,最常见的就是洪涝。据我所知,比较重大的几次洪灾,1963年一次,1996年一次,而最近的一次发生于2016年。
1996年,我正上小学。那一年夏天,连续七天七夜不间断的暴雨,疯狂地冲刷着这里的角角落落。洪水过后,河川里的农田连带庄稼全部被冲垮冲走、所剩无几。2016年的那次洪灾,虽然我未曾亲身经历,但是给我的印象却更加深刻。那年十一回家,目光所及,满目疮痍,连沿河的路基也被掏空撕裂,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我是在一路颠簸中回到家中。
极端天气难以避免,但是植被的缺失、河道的拥堵,也是这两次洪水肆虐不容忽视的原因。
转眼又两年过去了,这两年家乡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很多变化,而这些变化的深层次都有一些共性的因素——政策和观念。
第一个变化——交通。以往从市区回老家,坐长途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路蛇行,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家。如今,一条高速公路直接拉近了大山与城市的距离,半小时前还在山里乘凉,半小时后已在市区逛商场。这个变化对于山区农村来说,意义重大,它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便利和经济效益的快速提升。根据本地的交通规划,不远的将来,还有一条铁路线从这里经过,其中一个站点就在我们镇上。可以想见,未来交通对这里的带动与辐射。
第二个变化——生态。政策的倾斜,以及过往惨痛的教训,都让这里的人们对于生态保护有着切身的体会。如今我回到家乡,在河川里,再也看不到连绵的耕地,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堤坝和宽宽的河道。人们利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貌,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这里形成了以峡谷、漂流、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旅游经济带。人们在地势开阔的地方种上各种经济作物,举办各种采摘节。暑期,利用河道的自然坡度,建设漂流渠,供人们游玩。以往裸露着的灰突突的大山,如今也被郁郁葱葱的树木所掩盖。
第三个变化——农业。随着交通的便利,农村的产业结构也在悄悄地发生着转移。以往的山区主要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山区地势狭小、水源匮乏,而且这些作物都不耐旱,产量有限,而且经济效益不高。渐渐地,人们开始种植板栗树。于是,短短几年时间,山上、沟里,大大小小的地块全栽上了板栗树。板栗树易于成长、便于管理,一年忙碌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春天需要嫁接和修剪,秋天自然是收获的季节,而其他时间便可空出来做别的事。而且树木的生长,对于涵养水土、防范洪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第四个变化——新农村。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普惠之下,山区农民的收入日渐提高,人们对改善物质条件和提升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渐强烈。农村的面貌也慢慢发生着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统一、协调、绿色和环保。村里为全村人统一架设了自来水管,全村各主要干道都铺上了硬化路面,道路两边种上了各种绿植和花草。村里还争取财政补贴,再加上村民自己的部分集资,整整齐齐的楼房便拔地而起。窗明几净的居民楼与低矮狭小的石板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主要的就是,农村也掀起了一场厕所革命。比如我家,彻底拿掉了以前的坑式厕所,改成水冲式的厕所,既干净又卫生。
第五个变化——观念。观念的改变是所有变化的根本前提。人们不再固守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观念,思想开始变得灵活,并且开始接纳新鲜事物。我父亲小学没有毕业,如今已60多岁,如果说顽固,他应该是那一辈人顽固中的典型代表。直到去年,还在用着那种老式手机。在他的概念里,那种手机简单、方便,而且安全。我给他买的智能手机,刚开始打死也不用,一是怕麻烦,二是怕自己学不会,三是怕功能多、不安全。可是,后来慢慢地接触,他也发现了智能手机的便利,渐渐也学会了视频通话,时不时跟我来一次视频连线。远隔千里的时空局限一下子变得近在眼前,这对他的思想是一个极大的冲击,也让他切身地感受到新事物的便捷与高效。如今,村里家家户户也都有了电动车、汽车等代步工具,出行已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的大问题。
这就是政策的驱使和观念的转变,给山区生活所带来的真真切切的颠覆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仍然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