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中国三明治的公号,发现其实是一个写手训练营,每天有固定的推文一篇,以及写作营中常年坚持写作者的推广一篇。
内心有点小痒,想加进去试试,一查才发现要求很高。比如基本门槛首先得有自己的公众号,并长期坚持发文,再次最好能有“原创”标识,再者最好能阅读量过多少多少。这些数字虽然无法衡量质量及其文学成就,但至少能说明努力。
写作可能确实需要天赋,但写作必须努力,必须日记月累,必须水滴石穿。
在豆瓣上断断续续地关注过嘉倩、伊心,都是靠写作逐渐获得自由的人,不断地写、出书,渐渐被人称作作家。
可在简书上也看到一些人,连续数年坚持日更几千字,可是点开他们的文章,发现除了鸡汤也就是些东搬搬西搬搬,毫无营养的文化垃圾。这么说也许有点苛刻,毕竟我也没写出什么发人深省的文字,可这并不是我所敬仰的,也并不是我想要的。他们走量,我走心。
所以坚持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坚持每天写很难,每天写点啥可能更是一个令人抓耳挠腮的问题。
得益于“中国三明治”,关注了几个有趣的公号:
“吹手”
欢迎词是:这是一个很丧的公众号。但我们的宗旨是:争取活得不那么丧。
她说自己一直是一个失败者,偶然的机会让她开始关注和自己生活得一样不太如意的人,正如歪瓜裂枣都比较甜。
“世界旅人”
这个公号看起来成功多了,先和老公环游世界,回来后开过青旅,开过咖啡馆,觉得这些反而又成为日常的局限,于是再度出发,在路上与人分享文字、图片和视屏为生。
可能大家都是普通人,都在琐碎生活中摸爬滚打,可总有一些人,生生地在泥潭中撕开一道口子,看见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