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
稻苗下地后,除了中间过程的打药、除虫外,就等着秋天的收获了。割稻子就像我们山东这边割麦子一样,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放好,打好捆。记得二姐那时也就上二、三年级,有一次割稻子时,把镰刀割到了自己的小腿上,血止不住的流。如今想想,现在的家长哪有舍得孩子干活儿的,更别提这些危险的活儿了,而我们一直是和大人共同劳作的。稻子收割完成后,码成一垛一垛的,放在田地里就不用管了,专等冬天到来后,再来打稻子。为什么要等冬天呢?因为那时条件差,没有现在的水泥、沥青硬化地面,全是泥土地,如果在上面打稻子会很脏。于是,大人就等冬天,找一片场地,事先泼上很多水,由于东北气温低,泼上的水很快就结冰了,大人就在这冰面上打稻子。现在想想,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最实用的智慧都是来自劳动一线的,真的是高手在民间。
打稻子一般是在晚上,场地里扯上电灯,全村的人一起,一户一户的打。妇女们的头上都包着围巾,很有秩序的一人一抱稻子,走到机器边,把稻子放在滚动的机器上,稻米就这样下来了。男人们就在一边扬场、装袋子,因为风干了一个冬天的稻子早就干的透透的,一点水分也没有,装起来直接卖就可以。我们小孩子是不干这些活儿的,因为太危险。村子里就有一位妇女在一年打稻子时,听说是把头伸进了机器里,结果死了。这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整个那几天,村子里都瘆瘆的。(558字)
20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