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让人坚持到最后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喜欢和投入。——网络
01.
嗨,站住,进击的巨人!
哈哈,不对,说错了,是前进,前进,不断前进的宫崎骏爷爷。
感觉最近自己很颓废,又像是回到最初,无所事事,行尸走肉般度日,不知是丧不是丧?也不想动笔,甚者想过放弃。
只是今天忽然想起久未联系的panda桑那天问我的一句话,一句让我差点无法回答的话:“无所事事,还是无所事事,那么,时隔一年,这无所事事和之前有什么区别了吗?”
嗯,真的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了不让自己显得落魄,我也只能假装,假装很好,很好,但是,又有什么好?
不知道,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然而呆坐之间却想起了喜欢的宫崎骏爷爷,这个曾经带给我无数欢声笑语,温情与无尽正能量的动画大师,因此又看了一次他的纪录片,这部15年开始秘密拍摄的出自NHK的《不了之人:宫崎骏》。
之所以说秘密,是因为宫崎骏爷爷他13年宣布了隐退,如今又不甘就这样退出历史的舞台,不想让自己的梦就这样子散去,他想要制作一部他珍藏在心中已经20年的关于毛毛虫的剧,一部承载他梦想的短篇动画,所以他选择回归。当然,这一切不是大声喧哗地进行,而是在他的计划中慢慢地进行。
就好像在纪录片中,当采访人员问他:“挑战CG制作觉得兴奋么?”
宫崎骏爷爷是这么回答的:“说挑战的话就让我火大,跟着步调慢慢做就好了。前进,前进,前前进。”
不是为了观众,仅为最后一次自由的探索动画崭新的表现力,不断思考。
这样子的爷爷,多么让人喜欢呀!
再加上纪录片本身就是以《龙猫》里面的小主角草壁米的视觉来表达,由坂本千夏这个原配音员来演绎,更加让人看了倍感真诚,童趣。
02.
犹记得曾经在网上有过一个这样子的专访,是关于一位赴日工作的中国动画美术师刘雨轩的,他被称为搭上吉卜力末班车幸运儿。但是我觉得不管幸不幸运,从采访中,我能看到的,更多的却是他个人的努力与拼搏。里面采访的都是他在吉卜力解散之前的点点滴滴,有一个提问是这样子的:
——宫崎骏在你眼里是怎么样的?外界有宫崎骏打压新人的传说,不知道是不是属实?
刘的回答「知识异常丰富,执着自己的事业,坚持自己的信念,如果一个人坚持的东西在大部分人审美或者价值观里是能够被接受以及受用的话,那就不叫固执而是叫执着了。
他工作时候就是个大小孩,虽然实际已经70多岁,不过精神状态也就50岁吧,永远保持严谨,用孩子年轻人的心态去享受工作;随时保持观察思考记录的习惯,可能是闲谈,可能是开玩笑,也可能是散步,看似和工作完全无关,但是在干这些事的同时,也是在积累灵感,这些点点滴滴会回归作品,不断丰满自己的动画电影。
对我来说25岁前是父母给的人生和机会,25岁离开学校踏入工作后都是宫崎骏给我的一切,你要知道我来日本就和农民工人进城找工作是一样的,拿着衣服被褥,没有亲人朋友,然后他给了我融入日本以及学习的机会。」
我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宫崎骏爷爷无疑,也只有他,才能一直一直,保有这种孩童般天真的视觉,用心感受这世界,爱着,并奉献着;也只有他才能“吹毛求疵”,为了艺术,不断的进取,不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誓不罢休,改善,改善,不停的改善;在折磨自己的同时,也要求他人一样高要求,高标准的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纪录片中有一小段是他和小朋友在工作上学龙猫摆动作,真的超级萌,学着龙猫让树发芽,pong~pong~长大了~(不明所以的拟声词)看得我即激动又感动。
此间他自己也说了:“因为世界美才要做动画,为了发现不被世人察觉的美,我想要用这样的眼睛来看世界。”
所以当CG开发人员到工作室宣传新仪器,因为画面上残缺不全的蠕动人员让他觉得恶心,让他想起自己一个残疾的朋友连和他打招呼也费力,他感到很生气,说:“你们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这样子的技术,我绝对不用到动画创作上。”
拒绝,是一定的。
绝对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这根本不符合宫爷爷的心,他的追求的美,也不符合他做人的标准。也不想想爷爷是多么喜欢和平的世界,多么崇尚自然的美,多么尊敬所有一切活着的生命。
但是他转念又问了开发人员,“你们最后想要做什么?”当得到“做会像人一样画画的机器”的答案时,他分明态度又不一样了,那是对新未来的赞赏还是忧虑?估计是忧虑更多吧,因为那代表着人类的淘汰,代表着手绘技术面临的退弃,技术的进步也代表着老一代观念的退潮。但是不管怎样,他的态度,明显缓和了不少。
纪录片从15年一月开始跟拍,同年5月份,毛毛虫菠萝的CG样片就出来了,然而片头毛毛虫的出生镜头却一直做不好,没有达到宫崎骏爷爷的要求,他觉得太呆板,没生机,不够灵动,不能体现出毛毛虫它的好奇心,没有孩子般的视觉惊奇,那种充满对新世界的好奇心的感觉。
做了好多个月修改都不行,后来连樱木CG制作帅哥也因为劳累病倒了。也因为这样,他觉得自己的心意没有传达出去,有点懊悔,甚者感叹,原来CG也不是万能。
但天无绝人之路,有一天,爷爷突然灵光一闪,找到自己好多年以前的手绘手稿,才想起来为片头的水底世界加入奇奇怪怪的夜光鱼,完美解决了问题。
在那过程中他灵感突然爆棚,想象力的种子顷刻之间发芽了,爆长起来,分镜画也刷刷刷的一挥而就,像龙猫令种子发芽一样有趣。
03.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曾经这样描写到:“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度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着当然令人远为满意。”纪录片中,宫崎骏爷爷的生活态度很明显就是这样,特别是最后,当他一同工作的色彩设计师保田女士在16年10月突然去世,也使他更加明白时间对他来说的重要性以及活着的意义。
抓紧时间,是片里宫崎骏爷爷一直强调的点。
他说,再过五年他就八十了(片中),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觉得有点心酸。毕竟从纪录片开始,他身边就有很多熟悉的人、朋友,在不知不觉间都离开了,即使是他觉得长寿的人也比他先行离去。本身他自己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心脏也有问题,他自己也说很害怕自己一样撑不住就突然离开了。
保田女士去世之前,曾经和宫崎骏爷爷说过,让他再做一部片。那时宫崎骏爷爷不知道为什么却对她说:“要做自己做” 结果惹得保田女士突然就不说了。
我突然就明白了,她也知道时间的重要性,知道梦想的可贵,及实现梦想的必要性。她有点黯然神伤,有点失望,她一定是不希望宫崎骏爷爷在有生之年就这样舍弃动画。
“与其什么都不做的死去,不如在制作中死去的好,做点什么总比惦记着动画死强。”是他在失去保田女士后说的话,所以他回忆起和保田女士发生的这一幕时,他有点自嘲的对采访员说:“还好我没对她说再也不画了。”这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肯定还是对那已然已失去却仍对他抱有期待的人的忏悔?不得而知,然工作带给他的活力,却是不可小觑的。
片中有一幕很有趣,虽然看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很明显,那就是他,宫爷爷对梦想的执着。
女同事:你比去年精神了。
宫爷爷:没有
女同事:绝对有啊!眼神就看出来了。
宫爷爷:我这不是有未尽的事业吗?
宫爷爷:我是高龄老年人,后期老年人,末期老年人,临终期……
也许,单单从字面意思你看不出有什么所以然,但是,如果你知道这都是他临时自创的词汇,以及是在他娇羞的动作下说出的话语,你就明白,他是多么的可爱和有趣了。这也不也证明了,他是有多么多么的喜欢动画,多么多么的想要实现梦想和梦想带给他的无线活力。
所以,在毛毛虫短篇映画之后,他突然又来了个秘密企划,准备在19年之前制作一部长篇动画,赶在东京奥运会之前上映。
04.
宫崎骏:才吃了早饭,又吃午饭,下班回家一瓶啤酒,一天就结束了。
哈哈,纪录片最有趣最能体现一个人价值及生活态度的,莫过于真实的展现了人的不加修饰,本我的纯真,细微之处见人品。在说完前面一堆有关梦想的事情之后,最后不得不也来谈谈宫崎骏爷爷的个人生活,真是赞得不要不要的。
纪录片开头,一边抱怨工作人员:“已经退休的人有什么好拍的。”又一边兴致勃勃地泡咖啡给采访人员,咖啡喝完,才坐下来不一会儿,又问要不要喝茶,又开心地去泡茶。
片中还有三只可爱的羊,摆在他家窗台外,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固定的,后来看到他一清早就开窗把它们搬出去,放在外面,我突然就乐了。特别是看到被路过的幼稚园小孩子叽叽喳喳的称赞可爱时,更加感叹他生活的有趣情调及益人益己情怀。
有趣的生活态度,就好像像松浦弥太郎一样,让我不得不爱死这个老爷爷。
松浦弥太郎的三部曲作品中有一部叫《今天也要用心过生活》,里面有一篇文章是我特别喜欢的,叫《让自己从容的一小时》。
「我们每天都得面对一连串的时间竞赛,如果有“一小时的缓冲时间”,就能从焦虑中解放。
比平时提早一小时起床,早晨的时间就能悠闲度过。
可以仔细洗脸,从容享用早餐。平常得哒巴士的路程,也能慢慢走。
提早一小时,就等于多了一小时。
有缓冲时间,就能沉着应对。有缓冲时间,就有余力下功夫。
花上一小时,品尝用心烹调的早餐,这才是真正的奢侈 。」
细看之下,就可以看出,宫崎骏爷爷的生活,其实也是从容又紧凑的。但忙碌中,又充满着乐趣。
松浦弥太朗的从容一小时和奢侈早餐,套在宫崎骏爷爷身上,不就是细煮咖啡,品茗清茶和小酌一杯的调调吗?
忙忙碌碌,逐梦路上,身心的疲惫,可想而知,但是,生活嘛,还是要继续,不仅继续,还必须认真且有趣,这是他悄无声息教给我的,也是这部纪录片的精神、灵魂的凝聚,更是激励我向上的动力。
也许生活并没有想象中般美好,但自我的精神世界,绝不允许崩塌。
我想,这就是这纪录片带给我的意义,教会我的生活态度。
前进,前进,前前进。
生命不熄,拼搏不止,梦想更不能舍弃。
就像大冰的《他们最幸福》:人生本无定数,回首已是天涯,五味杂陈的劣酒,总好过温吞水一杯。
今后,也让我慢慢努力,慢慢写出属于自己的有温度的字吧。
END
喜欢的,不凡点个赞支持下ε٩(๑> ₃ <)7з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