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看起来努力

上学时,总会遇到这样一位同学:上课从不交头接耳,下课认真看书,作业工整,从不缺课,却成绩平平。工作后,总会看到这样一个同事,每天第一个打卡,加班到深夜,业绩却乏善可陈。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时候,我们都会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可是为什么明明这么努力,却还是没有太大收获呢?

同等的学习量,别人利用空闲时间就可以完成,你却下班学、晚上学,甚至学习到深夜。你每天都很努力,怀揣梦想,期望美梦成真,可是美梦一次次的破碎。

有人说,越努力,越幸运。很多鸡汤文会告诉我们,不要急,要相信时间,没有量的积累哪会有质的飞跃呢?可你感受到却是满满的挫败感。

你深信畅销书《异类》中格拉德威尔说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并非是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一万小时定律让你怦然心动、热血沸腾,如同吃了一剂定心丸般笃信: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成为该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平凡的人生就会逆袭。

然鹅,真相是,『从来就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研究心理学时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因为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如果只是留于勤奋的表象,你可能只能做一个资深新手。

专家和资深新手之间的努力,差别在于,专家一直在做有针对性、有技巧的刻意练习,而新手只是机械反复训练,缺乏思考,所以一直停留在当前水平。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刻意练习

1、明确目的

身边有许多人,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积极参加时间管理的课程,效率却没提高,每天看书,也没见有什么输出。信息大爆炸时代,毫无目的和针对性的学习,迟早会被信息的洪流淹没。许多时候,为什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毕竟学习的过程很苦,如果没有动机,没有一个明确的愿景,很难发挥自己的意志,去克服困难。

不过刚开始进入一个领域时,可能很难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愿景和规划,所以不妨在这个领域选择一个可追随的榜样,这个榜样最好是现实生活中可接近的,或者是他的经历、成就是你通过努力有可能达到的,因为如果离得太远,可参考的价值就会受影响。

图片发自简书App

2、难度适中

如果我们一直呆在舒适区,即便每天很努力,除了感动自己外,对整体能力的提升并不会有太大帮助。所以刻意练习时,要设立一个具体、可量化的进阶计划,每一个计划对于现阶段而言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这个困难你完全是可以克服的,如果难度太大,反而会挫伤自信,不利于整体目标和能力的提升。

3、足够多的次数

即便是天才,也不能否定熟能生巧的意义,不难发现,优秀的人总是会花更多时间在练习上。我们的大脑偏爱稳定的结构,当我们走出舒适区后,大部分的细胞就会处于异常状态,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会因为平衡被破化后,做出一些不适应的反应,所以在刚开始时,你会有不舒服、想放弃的念头。但如果你练习次数足够多,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的用途就会发生改变,从而帮助你达成目标。

图片发自简书App

4、反馈、纠错

老师会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企业会根据用户反馈来不断迭代更新产品和服务,作家会通过读者的痛点和需求来写爆款。无论是考试、产品迭代,还是读者视角,都能起到检验、纠错的效果,在刻意练习中,当然也不能少了反馈的环节!通过自省和外界提醒,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便可以适当地转变关注焦点,并运用新的方法来弥补那些弱点。这样才能离目标更近一点。

人生没有捷径,刻意练习虽然会让你感到阻力,可一旦披荆斩棘后,当你的水平超过行业的整体标准时,就能静静地享受时间带来的复利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春就是不停地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战斗。” 1 高中的时候,我喜欢上了玄幻和网游小说。 父母亲人远在千里之外,让我...
    墨然无声阅读 341评论 0 0
  • 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任何没有走心的努力,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李尚龙 首先,很感谢你能点开这篇文...
    口述笔录阅读 179评论 0 1
  • 01 有一次,室友让我帮她代一下家教辅导课,一个初二的男生。室友本来是请假的,本周有二学历考试,没有时间。然后家长...
    慢姑娘fighting阅读 245评论 4 3
  • 2017年6月6日,这真是让我刻骨铭心的一天,也是我公招考试成绩出来的一天,同时也是检验我努力了一个月见成效的日子...
    marinayu阅读 356评论 1 1
  • ‘最近忙吗?’ ‘好忙,连续好几周都在加班。’ ‘忙着挺好的,充实。不像我,整天虚度时光。’ 如果光听...
    妖怪在流浪阅读 3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