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没有超市,饭馆,农历日期逢四,逢九就是赶集的日子,这是十里八乡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
小时候跟母亲去赶集是一件开心的事,也是一件头疼的事。物物交换的时代早随着人类的进化而消失,但现在人们创造出一种东西——钱。用它可以交换所有商品,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也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
村里钱总是难挣的,母亲去赶集总是会在出门前算一次钱,赶集回家后再算一次钱,每块钱花到了哪里,总要算清楚心里才踏实。
集市上有一些卖米粉的摊子,米粉浸泡软,用开水一烫,放上葱、肉沫、酸豆角、酱油一拌,即使到现在回味起来,唾液依旧会分泌旺盛。每次跟母亲去赶集,我总是记挂着这一口米粉。
快到中午12点了,母亲便拉着我来到了粉摊面前,问我想吃什么粉,点了一碗,我便挤进坐满了人的长椅上,等着一碗喷香的米粉。母亲则到粉摊边上人少的地方站着等。熙熙攘攘的人从母亲面前经过,碰上一两个熟人母亲便和他们聊了起来。
我胃口小,一碗米粉吃不完。我便隔着几米远跟母亲说:"妈妈,我吃不下了。"母亲总会劝我多吃一点,看我实在吃不下了,母亲便穿过人群走过来,把剩下的半碗米粉吃了,留下的碗底干干净净。
那时候我不懂,为什母亲总是不给自己点一碗米粉,又为什么把我的那半碗吃完。
如今想到这里,才能体会其中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