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不断被:新生儿跌破1000万,人口负增长,人口红利消失,低生育陷阱,总和生育率跌破警戒线此类话题刷屏,而今恰逢七普数据公布,特写此文,探讨下人口结构对我们个人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比预期晚一些,发布前很多人预测可能首次出现负增长,现在可以放心,近十年增长5%达到14.43亿。人口第一大国的宝座还是我们的,教材课本暂时还不用改。
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户均人口由3.1下降到2.6,其实差别在于十年间国内新增了1.2亿户,实则变化并非由年轻人不生了主导。(举个例子,两个三口之家的子女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数据上表现就是户均3人变2人),虽然生的少了也是事实。
性别比,较10年前有所下降,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降低到了111.3(与正常值103-107比较仍偏高不少)数据上每十个男性便有一名无法找到配偶,这里单独查阅了性别比的历年数据,其中15年确定二孩全面放开,性别比下降了4.5,想要快速纠正性别比偏高问题,全面放开生育已箭在弦上。
人口老龄化不容乐观,虽然公布的数据上看不出什么,60岁以上18.5%,65岁以上占比13.5,离深度老龄化社会的14%还有些距离,不过藏在15-59岁人群里有2.6亿人(第二次婴儿潮对应出生人数)将在未来十年到达退休年龄,单这2.6亿就占到总人口18.4%了,医疗进步带来预期寿命增加,也会让老龄化成为长期探讨的社会问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以上是本次的普查比较重要的数据,数据倒也符合社会各界的预期,并无意料之外,下面来浅谈下大家比较感兴趣的部分。
关于年轻人生不生孩子的问题,住房成本高,抚养压力大,教育成本高这些造成不生了的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那么国家会不会快速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呢。鹿鸣人为暂时不会有鼓励生育政策,来看下人口研究所(国家)对人口负增长的解读,注意框选部分
官方的解读是提前实现转变,环节资源环境压力,并未提出担忧,近期人口质量红利这个词经常被提到,至少短期内提高质量是主旋律。毕竟中国文化骨子里还有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真正选择不婚、丁克的人只是极少数。
肯定有人要提总和生育率,92年起就跌破更替水平2.1个孩子,现如今维持在1.3(相当于每一代人比上一代减少35%,五代之后只有不足现在20%的人),长此以往一个国家、民族就消亡了。确实总和生育率的维持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本,但结合现今的社会,这其实是一个重要却不紧急的任务,我国拥有大学学历的人数达到2.18亿,比世界人口第五大国巴西的总人口还要多,质量的红利足够社会发展相当一段时间,随诊产业升级,这些人也足以填补大部分的岗位需求,随着工厂机械化,管理智能化,或者再看远一点,人工智能到来,是否能创造出如此多的岗位还是未知数,现在就鼓励生育,未尝不是一次莽撞的冒险,别忘了现在国家还是在限制生育的状态。
另外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也不麻烦,每个孩子补贴一百万;多子女家庭购房折扣;等等有众多以力破巧的方法,欧美的高福利何尝不是对生育的补贴,反而在鼓励生育政策出来之前,会先有众多的政策来解决教育资源的配置失衡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政府更愿意采用补贴给孩子的形式而非家长。
插个小问题,全面二孩生育小高峰出生的孩子们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这波生育高峰肯定会造成同年的孩子竞争压力大,要不要选择错峰上学,对此鹿鸣建议duck不必,首先能错峰的时间也就前后一两年,没有必要,提前孩子未必适应的了,心智成长需要时间,几岁空间思维发育成熟,几岁逻辑思维发育成熟是有规律的,揠苗助长并不可取,至于延后更是对未来孩子就业埋下心理隐患,即使学业竞争小了,进入社会环境中岗位竞争的压力依然存在,更可能在工作经验远没别人丰富的环境下跟习惯了强竞争的同龄人竞争,内心受挫一蹶不振也有可能。(这里是看到某个我自己关注的大V建议错峰,与我观点不符合,顺便提一下)。
生不生还牵连着另一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房价。
谈论房价有个金科玉律,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几年后人口少了是不是房价没有支撑了,这里要敲下黑板,国家房住不炒政策也讲了很久,房产泡沫在国内也是公认的,后续十几年内,人口死亡带来了二手房增多,供求关系转换,势必会让房价回调,甚至部分地区出现长期下跌。整体当然会维持在极缓慢增长的趋势中,大概率是在通胀率附近波动,抵抗通胀的属性也会被进一步削弱(因为现阶段买、炒房的理由仍是国家出面稳定,反正不会全面下跌,跑得赢通胀就赚了,为了打击过热,一定会破了这个预期:一定跑得赢通胀)。不过不排除异常的情况,20年美元超发,通胀席卷全球,今年四月美国cpi飙升到4.2%,至于如何影响,见仁见智了。
遇到一个看似有理的观点,这里cue一下,人口减少会提升人力价值,博主讲之前拿人当牲口用,现在工厂公司都不好招人,会比较珍惜。首先人力的问题,还要跟东南亚非洲南美的人比较,产业转移照样很多人失业,人力的增值根本仍是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没有资本会做慈善。然后红利是指抚养比低,不是人廉价。
还有个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未来会有一千多万光棍,这点很无奈,基因是末位淘汰的创造者,人类102-107的正常性别比水平本身就意味着男性在生育权整体上就是施行末位淘汰的,正是这种来自底层的动力,让男性获得了长期的统治地位。这个问题人类整体解决不了,作为个体,可以去到自身竞争力高的地方,一线去二线;富裕去贫困;也可以发散魅力,和其他国家民族的姑娘组建家庭,西南边陲不少到越南娶妻生活的,压力小很多,另外离婚率持续走高,二婚市场也能缓解此部分矛盾,脑洞一下,国家会不会给离婚程序开方便之门呢。
其实关于婚配,更多的是分配不均,传统婚恋观念中是男强女弱的,因此对男方会要求彩礼车房等资产背书,这导致很多一线城市打拼的男性无法当地买房进而选择回乡或去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然而女性没有次压力,所以优质女青年聚集在一二线城市,缺少匹配的男性。最终供需错位,初婚年龄逐年走高。
说到性别问题,其实还应该关注一点,消失的女孩们,性别比偏高,有相当部分是人为选择造成的,帮助境外查验性别的灰产中介,低文化水平对男孩的偏好,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仍要伴随着我们相当一段时间,还需要加强监管,扩大宣传。
最后说下老龄化
延迟退休肯定无法避免,隔壁日本65退休,对面美国67退休,我们很快能赶上来,再往后估计会有全世界范围的延长,如果人工智能发展不顺利的话。
鼓励老年群体发光发热也必不可少,有点化负债为资产的意思,老年人有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也有相当多的自由时间。毕竟老年人口质量也被提出了嘛。
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比较难处理,他们的子女务工缴纳的社保,支援了城市老人的养老金,身处农村养老,除子女赡养外,纯靠财政补贴,愿未来几年他们能不失声,能老有所养。
最后关于银发市场有几点忠告,如果你有孩子在高中阶段,对他比较重要,可以选择相关的专业就读,如果是已经工作几年十几年的人,尚未在职业中获可靠可观的收入,而身边没有从事相关赛道工作的亲友,建议你当做谈资消化即可,不作为跳槽创业方向,就像灰犀牛事件,大家都看得到,都知道要来,但没人说的清具体是什么时候,作为资本自然可以布局,作为普通人,最初没有选择这个赛道也就基本无缘了。
世界纷繁,追求简单,我是鹿鸣,如何看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以上是我的答案。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