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开学第一周轮到我们班级护岗,家委会美妈的工作总是那么暖心又高效,短短几个小时四十个护学岗人员安排到位。每天学校门口八个护学点,主要任务是协助家长,帮助孩子安全,快速的进入学校,确保道路通畅。
不同孩子的行为反应
我这个护学点的家长都是骑电瓶车进入学校的,主要协助小朋友快速背好书包,这个动作之后小朋友们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行为反应:
1. 有一类小朋友在开始帮她的时候会很主动自然地说:“谢谢阿姨”。
2. 第二类是家长提醒后会说。
3. 第三类呢,家长提醒了也不说。
没遇到第四种哦!
家长们都非常重视这个环节,即使孩子不吭声,也会反复强调好多遍。
有一个奶奶说得很有道理,受益匪浅:受到别人帮助,表达感谢是最基本的礼仪,哪怕是小小的帮助也需要感谢,从小就要养成这个习惯,习惯成自然。有些孩子你不觉得奇怪吗?讲话可以很自然,表达感谢却不好意思。要想长大了再养成这些习惯很难。(另一个爷爷同样表达了类似说法)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三岁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孩子的蛮多习惯可以在这时候养成,比如良好的礼仪,卫生习惯,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为以后的收拾整理玩具,书包,书桌,床铺做好准备。这时候也是养成良好走路姿势,坐姿,站姿的关键时期。3-5周岁是孩子天赋开发的最关键时期,有心理研究者研究发现,若把17岁智力水平定义为100%, 4岁之前智力发育水平可以达到50%,30%是4-7岁期间获得的,而20%是7-17岁获得的。
七岁时进入小学,是养成学习习惯,作业习惯的关键时期,要想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在小学一年级时一定要狠下功夫,注意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做作业前准备好所有事项,一旦开始作业就不要做其他事,家长可以把题目先读给她听,然后让她独立完成作业,不懂的最后一起辅导。不要坐在孩子旁边辅导,依赖习惯一旦养成,以后的日子就很难熬了。其实幼儿园中~大班就可以开始准备了,能认识几百个字很有必要,为她独立完成作业做准备。
注意:做作业时你“善意”的倒杯水,洗个水果,不间断的提醒,都在打扰他的专注力,影响他的习惯养成。说得不好听一点,拖拉习惯都是我们大人助力养成的。
一年级渐渐开始养成阅读习惯,不要怕家里乱,“随意”在家里各个地方摆上一些有趣的书,阅读习惯自然养成。
天性,习性,秉性
人的天性,习性,秉性,三性构成一个整体的圆,假如平均分各占1/3,若是能释放天性,圆融习性,那么秉性所占比例自然变小,也就可以成功化解一部分,反之秉性的部分就会变大。由此可见,7岁之前天赋潜能开发,良好习性的养成,将对一个人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乖,变“乖”
有朋友问,怎么孩子突然不乖了,叛逆了,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了,不听话了。其实不是不乖,不是不听话,而是他在快速发展,如果这时候你压抑他太多,就会影响他的发展。举个例子,3-6岁的孩子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主动感,为下一个阶段自信发展打好基础,这个时期是儿童自主探索的关键时期,若是我们这时候太多干预控制,你以为孩子变“乖”,实际她在内疚,从而渐渐不自信。
2018.2.19 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