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演技,好好去演戏;
学术若造假,锤出两行泪。
最近翟天临学术造假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不禁让我想到自己考研那年,在这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没考上研是实力有限,他这事儿一出,才觉得也可能是我财力有限。
一张北京大学博士后录取通知书,并配文“新的旅程,小翟要加油。”他的学霸人设瞬间圈粉无数。
可车开得有多快,翻车现场就有多惨烈。
这位北京大学的博士后,在直播的时候回答网友问题,竟然开口问出“知网是什么东西”???......连我都怀疑他这个博士究竟是怎么考上的?
如果说本科生不知道知网,只能说可能没好好学习,糊弄着毕业的,但考过了研究生、博士学历,成为博士后连知网都不知道,实在难以服众。
听起来像极了笑话。
更可笑的是,刚刚在春晚上饰演了打假警察的翟博士,被查出他博士期间的一篇论文在知网查重的结果,论文一共也才2700多字,重复率高达40.4%,而且是一模一样的复制粘贴。引被抄袭的原作者发朋友圈质疑。
除此之外他的博士学历疑点重重:
身为博士,从未在c刊上发表过自己的论文;
翟天临同届博士答辩名单共20人,除他外,其余19人的论文在知网上都能搜到。
而随后的工作室严正声明也只是让这件事看起来更可笑而已。
可这件事我怎么也想不通,翟天临身为一名演员,演技是有的,到了现在,也可以说他要名有名,要钱有钱......
为什么非要装x造假,玷污学术?
其实最开始很多人都是从吃瓜开始的,一个没有任何学术建树的艺人,是怎样通过博士后资格审查的?
所以这个瓜的重点并不在于明星炒人设,而是学术不端、造假的问题。
每年全国各省的学子,都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沉潜钻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能进入自己心中理想的学府。
那么些博士每天与孤独相伴,日日夜夜奋战,研究学术,凭什么有的人就能随随便便造假博士学位?难道仅仅因为你拥有的资源比普通人多?
说句不正经的,都对不起人家为学术秃掉的头发。
堂堂北大,国之器重。这条路不能速成,也坚决不容半点沙子。
希望学术不端这件事,最终能有一个服众的结果吧。
哎~
吐槽完了,平复下情绪,说下这件事带给我另一个感受。
作为明星,事件被放大。但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其实这种事儿早已经见怪不怪了。
朋友说他之前单位的一位老总,本科毕业,自主创业做金融,一两年莫名其妙就成了某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某大学金融创新与新三板课题组组长,某大学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司的北京分部就设立在那个大学学院里。
这种事往小了说,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班里1/3的人都是找人代写的论文。有的人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辛辛苦苦做毕设,有的人用1000块就能搞定。
有人一次次查重一次次修改、打印毕业论文时,有的人正在外面潇洒快活。
我发小,她天生就不是一块学习的料子。初中那年她数学23分,满分120;高中那年她数学67分,满分150,看起来也是努力的结果。
高考前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复习,只能说她尽力了。
用她的话说,她的高考成绩就和小时候1年的零花钱一样多,一天一块钱,一共365。最后勉强被一所三本录取了。
后来她妈妈说她公司一个同事家的孩子,高考花钱调了座位,间接考上了一本,当时她妈还很后悔,当初给我这发小调个座位就好了。
我发小还安慰她妈妈说:“别浪费钱了,以后留着可能有大用处~”
你看,这种事无论大小,都应该已经习以为常了。
所以这件事,我们在等待结果的同时,希望咱们都依然内心向暖,不要因为有不公现象的存在,就怀疑自己的付出,放弃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生而为人,重在经历,比起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不是吗,你在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快乐和学到的知识,这些都是无法造假的。
我希望你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
PS/.
生活本就很苦
让我陪你
给难过的日子撒点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