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容易对沉没成本过分重视,而忽略了机会成本。究竟什么是沉没成本?可以看作是已经花出去的钱和时间。经济学上面讲,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
举个例子,我们还听过这样的事情,一个老太太看到过期的食品不舍得扔,吃掉了,然后送医院洗胃,结果反而花了一大笔钱。不要因为“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精力”就一定执着于一件事情。是否放弃取决于未来的收益,而不是过去的付出。如果损失已成定局,就不要再继续了。
机会成本简单地说就是你有好几个选项,你只能选其中一个,那么你放弃的选项中的收益最高的那一项的收益就要视为你做出当前选择所付出的一种成本。
比如说,A选项赚10块,B选项赚20块,C选项赚15块。你选择了C,那么机会成本就是20块。提机会成本,是说不要总是盯着某一种选项带来的收益,而要纵观全局,看看你在选择这个选项时到底还放弃了什么。
很多人大学的时候急匆匆想要赚点钱,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诸如发放传单之类的低效劳动上面,这就放弃了用这一块时间来进行学习、锻炼,或为收入更好的实习岗位获取必要技能的选项。考虑机会成本的话,这里的收益是负的。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钱,真的不能省。
就拿自己来说,小孩子刚出生一开始没有买医疗保险,感冒发烧前前后后花了大几千。如果给他买个几百块钱的健康医疗保险,反而能省下不少钱。这就是典型的省小钱吃大亏。
小钱不要太在乎,该花就花;要建立的人脉,该请客吃饭就请客吃饭。做好财务规划即可,钱可以从别处省出来或者以更高的效率赚到。
在重大问题上则要非常谨慎,因为机会成本非常高,既不能做出一个差劲的选择,也不能容许这些大事出现任何的问题。这时候宁可多花钱,宁可多花时间,也要收集详细信息,尽可能提高收益以及成功的几率。总有一部分人,小钱省得要死,大事却草率决定,这就是不智。
另一方面,人稍微有些发展以后,就会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有时候眼花缭乱,导致精力分散,结果没有一件事情干得好。
这就需要通盘考虑机会成本,把精力放在在长远来看最有效率的事务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