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生活都是不咸不淡的,嚼不出什么滋味来。
怎么会这样?有人说,那是因为生活中少了点仪式感或意义感。
1.
仪式感,这种表面的花里胡哨的却影响又极其深远的功夫,暂且放一放吧,这里不去谈它。这里要谈的是意义感——生活中最为本质的一种属性。
可以说,在我的观念中,意义之于生活就好比是质量之于物质。
2.
生活中,意义的生成一般有三种方式;不同方式对应不同场景。
一是,赞美。要知道,一句赞美的话,有可能激活很多美好的回忆,甚至帮助对方重构一段不太愉快的往事。比如说,谁谁谁旅行时买了件衣服,你夸衣服上的纹饰很别致,谁谁谁就可能因此慢慢改变强买强卖带来的糟糕体验。你想呀,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功德?
所以说,生活中不要吝啬赞美别人。当然了,赞美时,要真诚。如果做不到真诚,那还是闭嘴吧。
…………
二是,理解。据我观察,谁谁谁遇到挫折时,意义往往能从别人的理解中建构出来,从而帮着打消心中的疑虑、重新鼓起勇气,去面对,去战斗。
注意,给别人支招,是表示理解的一种方式。不过,很多时候,对别人来说,帮助来源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被理解着,而不是那些「招」儿。
…………
三是,陪伴。陪伴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借助一定的程序或逻辑,把意义给建构出来。比如说,遇到创伤性事件,可以先后从事件(发生了什么?)、体验(有什么感受?)、反应(是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影响(有什么影响?)、评估(如何评价的?)几个方面进行描述。留心一下会发现,这仿佛育种的过程,逐渐把意义培育出来。
这当中,最好不要问「为什么」之类因果性的问题,而是尽可能问「有什么」之类过程性的问题。
…………
事实上,这三种方式,背后有着相同的逻辑,那就是——让谁谁谁感觉到自己正在被别人关注着。
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关注着,他的认知、情绪、意志也就被激活了,生活意义也就有可能被重塑了。
3.
当然了,没多少人有那么好的运气——总有人无条件地去关注他。在这种情况下,又能怎么办呢?
办法也是有的,那就是「自我关注」了,或者说「自我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