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如何打造演讲中的故事吗——主角与配角。(2017.4.20)

你所讲的话题,就是整场讲演的主角。

通常讲者会把自己自然而然的当作主角。但这时候套用影视术语来类比;其实你不该是主角;而是“制片”,一定要为你的主角设置配角。

配角很重要,它往往跟主角一样重要。新手往往不懂得这个道理,让它唱独角戏(更为常见的是讲者把自己当做了主角,而不是自己所在讲述的话题——讲者真正的职责该是做好制片)

故事有主角也需要配角

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那些优秀的讲者就像是在奏乐。不但有主旋律,还有配乐。他们不会只讲一件事,而是同时讲两件事。只不过,主次分明而已。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专注于话题不是更好么?

长期以来,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讲者)为此痛苦不已。在台上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但大多数学生会把所讲的字字箴言当做屁都不如的东西处理。讲师所讲授的内容越与思考有关,这种情况越普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讲师只有主角而缺了配角。独角戏是枯燥的。不吸引人,因此毫无效果。

与直觉相反,讲两件事情往往比讲一件事情更容易,更有效。

每个人都有相同的体验:如果有人当面夸你,小时候你会开心得不得了。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增加,再遇到有人夸你。你更可能学会了去怀疑和揣摩夸你的人“瓶子里装着什么酒”。然而,当你路过办公室,听到一个人在向另一个人夸你,那你可能就对那夸奖深信不疑,而且对夸奖你的人产生无条件的好感。

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讨厌被说服,甚至开始讨厌那些说服的尝试。一方面是因为成见已经形成,他们只想被认同。另一方面是长期实践后获得的,在说服的背后往往藏着不可见的,甚至书“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讲者在同时讲两件事,一主一副,主角在前,配角在后。甚至配角只是若隐若现。不过,主角往往没有想象中的起作用。而配角却像是有魔法一样吸引着影响了听众。

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为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的人物比课堂上的老师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之时,学生的潜意识里在抵御教师所讲;当观众坐在银幕前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享受故事情节”,潜意识里没有任何抵触情绪,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故事细节中强调的价值观或者其他的什么道理。于是,这些观众不仅夸奖那情节的精彩,还直言不讳地承认看过之后有很多“感悟”。

不同的方式,使得受众处于两个极端:抵触和接受,被动和主动

所以,不论作为讲者(教育工作者),你该知道在所讲的内容中去设计配角,你讲的话题才是主角(或者理解为第三方角度,主观和客观关系)。你,负责制片。


这是王佚持续记录有趣成长的第81天。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感觉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帮忙推荐给您的朋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为什么世界总不听话 人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希望身边的任何人都听从自己的安排。事实上你会发现,让别...
    静888阅读 14,343评论 1 45
  • 青春无悔,在最好的时光,做最想做的事,去最想去的地方,见最想见的人,人生无悔,在有生之年里,以最诚敬之心,完成最伟...
    M李盈君阅读 2,713评论 0 0
  • 仅以本文感谢哆啦A梦为我们童年留下了至真至美的回忆感谢所有的父母对一切年幼稚嫩想法的用心呵护与支持 机器猫的日文名...
    李少加阅读 7,883评论 1 4
  • 所以说,你发那么多牢骚有什么用呢?最后难受的不还是你自己?只能调整自己去适应外界啊,办法总是有的。 另外,如果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