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母亲结婚一年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 。他长得虎头虎脑,十分可爱,深得全家人的喜爱。按照父亲做上门女婿时和外祖父共同达成的契约,这个孩子不能跟父亲姓,必须跟外祖父同一个姓氏。
不久,年满八十岁的外曾祖母去世。外孙祖母虽然是寿终正寝,由于外祖母从年轻时就不问家事,母亲姐妹几人都是外曾祖母一手调教长大的。她们和自己的祖母感情十分深厚。特别是母亲,在家中,这个慈祥的老人是她的保护伞,她曾多少次保护母亲免除了外祖母的打骂。外曾祖母的离世,母亲真是伤心欲绝。
可是,外曾祖母去世不到一年,外祖父得了重病,家人为他请医问药,精心伺候。但还是没有留住外祖父,外祖父病故。
外祖父去世那年,还不满六十岁,五姨还没有出嫁,七姨还不满12岁(六姨从小过继给了外祖母的妹妹)。外祖父的突然离世,使年轻的父亲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十分重大。虽然外祖父把掌管全家生活的大权交给了父亲,可他还是家中主心骨,家中的一切大事,父亲都要经过外祖父的同意才去办理。在母亲的心中,外祖父是她头顶上的一片天,外祖父去世,就等于母亲的天塌了。
外祖父去世那年,父母的长子刚满三岁,因为只有他才是外祖父真正意义上传宗接代的子孙。这个刚满三岁的孩子全身上下都穿着白色的孝衣 ,为外祖父送终。
外祖父远在几十里外的本族弟兄,得知外祖父去世的消息后,带来他们家族的“影,在大门口展开,让父亲带着他的幼子,跪在大门接“影”(类似于家谱,族人请画师将去世的祖先的像画在布上,画像下面写有祖先的名字,族里人去世后都要上“影”,每年春节,“影”要轮流在族里的一户人家展开,本族男丁都要到这户人家里祭拜祖先)。
父亲明白,接回“影”后,就要举行隆重的“点主”仪式。“点主”仪式非常繁杂,首先丧家请人写好神主牌,神主牌约2寸宽6寸高,中间一行写“显考(妣)某某府君之神主”,旁写其生卒年月日和时辰,落款写“孝男某某奉祀”。所写的“主”字不能点上面一点,留待“点主”人用珠笔点上。点主人要请有名望的人士担任。
点主时,由赞礼人唱词引导,由两位襄点大宾陪同点主人。孝子跪在地上,要伸出左手中指,点主人用一根针刺破孝子的中指,用毛笔笔头点上孝子中指上流出的鲜血,和上事先准备好的朱砂,点上“主”字上面的点。点毕,孝子要脱去孝袍,身着素衣,身披红绸,跪叩致谢。设宴招待书主、点主和襄点大宾。
父亲毕竟是上门女婿,不能代替自己的孩子行“点主”礼。父亲想到让这么小的孩子,在“点主”仪式上三跪九拜,还要扎破他的小手的中指“点主”,就十分心疼,他坚决拒绝他们在外祖父的葬礼上举行点主仪式,父亲的态度十分坚决,没有人能说服他,外祖父本族的来人只好作罢。
可是,在外祖父去世不满一百天,一场更大的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在了父母的头上,那被父母视若珍宝的儿子得了重病,没来得及看医生就夭折了。
失去自己的亲生骨肉,对于父母亲来说,那种锥心之痛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痛苦万分的父亲几次寻死,都被家人救了下来。
外祖母却不管自己女儿和女婿的死活,照样骑着毛驴逛庙会、串亲戚。无人照顾的母亲一个人跑到了荒郊野外,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她那死去的儿子。谁也没有料到,痛苦使母亲已经失去了理智,她把死去的儿子抱回了家,并把他紧紧的抱在怀里,任凭谁也无法将他们母子分开。当她哭得晕死过去后,家里人才把那孩子从母亲的怀里抱出去。
母亲苏醒后,一句话也不说,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父亲,忽然嘻嘻地笑了。她的笑声让父亲感到心里发慌,请来医生看过后,诊断结果让父亲几乎崩溃,可怜的母亲由于悲痛过度,精神失常了,那年父亲24岁,母亲刚满不满2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