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
李不白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据说它最早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后来演变为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的感人事迹;此外还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不管哪种说法,我感觉和四大节日中的清明节有点类似,都与祭拜有关,两个节日时间挨的也很近。因此,人们可以祝福春节,中秋节快乐,却不能说清明节,端午节快乐,只能说安康之类的吉言。
端午节南北都过,习俗大致类似,但略有不同,从隆重程度上我觉得南方更盛大一些,毕竟这个节日本来就是南方人首创,后来纪念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是楚人,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其二,划龙舟,赛龙舟活动主要也是南方举行。北方水少,没听说过黄河上有人赛龙舟的。黄河弯多水急,只有一个梢公划着小船,要是赛龙舟,翻船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其三,吃粽子,南北则有甜咸之别。与饮食口味北方偏咸,南方好甜恰好相反,南方的粽子以咸香为主,北方的粽子以甜滑为主。
我是中原人,说实话,端午节在我印象里若有若无,小时候印象深刻的只有吃粽子和带香囊。北方的粽子个头小,用竹叶包几层,里面是糯米加几颗红枣,食用时再撒一层白糖,北方人看重的是糯米的软滑黏和白糖红枣的甜味。我到南方后,才吃到大个的灰水粽和肉粽。味道是咸香,原料除了糯米,就是绿豆和五花肉,开始我不太习惯,吃多了,喜欢上绿豆的酥香和五花肉的软滑而不油腻。南方人个小,吃饭碗小,但他们吃粽子又和北方反过来,粽子大到超乎北方人的想象,一个大粽子最大有两三斤重,一个海碗都装不下,一个人也吃不完。至于形状,北方的甜棕小巧玲珑,三角形的多;南方的大粽是长条形,妻子说的很狠,她说长条形加上包裹严实的棕叶以及缠绕捆绑的棕丝,像一具打捞上岸的尸体,也就是屈原跳江后的模样。这比喻虽然形象但太吓人,吓得我吃粽子脆弱的心灵上都有阴影了。
我记得北方的夏天有人在街上摆摊卖甜粽子,两角钱一个,个虽小,但人也吃不多,一来吃多了甜腻,二来糯米不好消化,多吃胃消化不了反而难受。当然最重要的是也没钱买。北方无论端午还是春节,家家户户没见有包粽子的习惯,吃粽子基本都是买的,而包粽子是一种技术和职业,有专业的商贩制作销售。我想除了习俗不够隆重外,北方人之所以不大会也不流行包粽子,应该和包粽子的原料有很大关系。北方不仅没有棕叶,竹叶和糯米都不多。在童年,能吃上一个粽子,对我也是一件比较奢侈的消费。
南方以前端午节吃的是灰水粽,也就是素馅没肉的,肉粽是春节时候当团圆饭吃,现在不分了。肉粽个头都很大,配上绿豆,香滑酥软,我是百吃不厌。我记得抚养妻子长大的外婆最擅长做肉粽。每年端午节和春节,她都会象北方过年蒸馍似的,忙前忙后张罗着蒸出一大堆绿油油的粽子送人和自己吃。我吃咸粽,喜欢加酱油和香油,让粽子咸上加咸,香里飘香。南方人看的目瞪口呆,百思不得其解。粽子煮熟后可以放好几天,现在有冰箱,存放时间就更长了。想吃的时候,再用水煮或蒸一下,趁热打铁,就可以享用了。在南方,粽子三餐都可以吃,但我是当早餐吃的多,半不大的粽子,一顿一人一个。海碗大的粽子,就一家人平分,基本上都能吃个底朝天。如果吃不完,把棕叶包好放冰箱里,下一餐继续。南方的粽子可以上台面,但仅限于家庭餐桌,酒店饭店宴席上很少见粽子,妻子说过年过节才有,平时没有。说来粽子制作需要时间,不是你想吃就有,并且放久了口感也没那么新鲜。
南方的粽子过节不仅自己做自己吃,还被当做馈赠亲朋好友的礼物。我帮同事蓝老师看过几篇文章,他为了表示感谢,给我送了一塑料袋自家包的粽子,真材实料纯手工,肉都是土猪肉,家人都是吃了还想吃。市面上卖的肉粽很多不地道,里面包饲料猪肉不说,量少还净是带肉皮的肥肉,看着都油腻的想吐。人心不古,粽子为证。
今年新冠病毒还在人间徘徊游荡,不肯离去,为避免人群聚集,龙舟比赛取消了,北方无所谓,南方人是少了很多乐趣和气氛。戴五颜六色的香囊似乎是小孩子的事,大人一直不太热衷。以前是自己做,现在是市面上买,但如今买的卖的人都明显少了。新冠挡不住,人们也无法闭嘴的就是吃粽子。我几十年没有吃过老家的红枣甜粽了,替而代之的是南方种类更加繁多的板栗粽、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疫情肆虐,乱象丛生,问端午何以解忧?唯有粽子!
2021.6.14晨龙卧苍梧一指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