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一篇谈到“忙”话题的短文,师大杨老师精辟地解说为“心灵的死亡”。关于“忙”的感觉,我觉得越来越强烈,连学校中的某位体育老师在几周前的朋友圈里发出“上班上的没时间给女儿改善生活”的感叹。 这样的感觉,是否为生活的常态呢?这样的生活,是否为我们最初的憧憬呢?这样的状态,是否为我们理想的原生态呢?这些问题,我没法作出准确的回答,但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生活状态并不符合我们生活愿望的初衷,这样的生活感觉只会让人深陷纷繁世俗的泥淖之中,渐渐地忘却心中的诗和远方。 近两个月以来,我不断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为何而忙?有人说,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忙碌才是活人的写照。这句话的意义表达忽略了一个前提,人活的意义与价值何在。难道只有忙碌的生活才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吗?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有快的节奏,也更应该有慢的节拍,不然处于高速运转的生活之弦很有可能会出很大的问题,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现代社会人的心理问题频发、高发的社会现象。言归正传,我们继续探讨“忙”的目的,不外乎物质层面的“钱”,这可能是根源之一。但是,人之所以称为人的关键在于精神层面的理想等,这些东西才可能是我们立足社会,为人处世,展现自我的基础。如果我们拋弃了精神的追求,那么人可归于行尸走肉的皮囊之列,难以让人活过来。正好映证了“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哲理诗句。
为何而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