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模型
匿名豆瓣书友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
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 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的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愤怒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诚实地表达自己后,提出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举例:一位母亲对处在青春期的儿子:“XX,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袜子(观察),我不太高兴(表达感受),因为我看重整洁(需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明确地请求)
※ ※ ※ ※ ※ ※ ※ ※ ※
1 区分观察与评论:社会心理学中有一条阿伦森第一定律:人们在解释令人讨厌的行为时,倾向于给作恶者贴上标签,由此而将这个人从“我们这些好人”中排除。 因此,我们需要的是描述观察而不是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论,从以下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观察与评论的差别:
(1) 使用的语言没有体现出评论人对其评论负有责任:
评论:你太大方了。
观察:当我看到你把吃饭的钱都给了别人,我认为你太大方了。
(2) 把对他人思想、情感或愿望对推测当作唯一的可能:
评论:她无法完成工作。
观察:我不认为她能完成工作。
(3) 把预测当作事实:
评论:如果你饮食不均衡,你的健康就会出问题。
观察:如果你饮食不均衡,我就会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
(4) 缺乏依据:
评论:米奇花钱大手大脚。
观察:米奇上周买书花了一千元。
(5) 评价他人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评论: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
观察:在过去五场比赛中,欧文没有进一个球
(6) 使用形容词和副词时,把评论当作事实:
评论:索菲长得很丑
观察:索菲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
※ ※ ※ ※ ※ ※ ※ ※ ※
2 区分感受与想法
简单地说,表达感受就是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而非一些想法,一般来说,使用”我觉得“”我被XX”等词语常常就是表达想法,通过以下例子可以简单地理解:
感受:我很伤心
想法:我觉得我被抛弃了
※ ※ ※ ※ ※ ※ ※ ※ ※
3 挖掘感受的来源:某种需要和期待
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得时候,可以选择责备自己或责备他人,但很少有人从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和期望来考虑。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 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4 表达请求,区分请求与命令
*使用一些具体的行为来表达请求
*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语句来确认对方是否明白我们的请求,甚至要求对方对我们的请求进行复述(很需要技巧,慎用)
*区分请求与命令: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通过以下例子来加深对请求的理解:
不是明确的请求:我希望你不要再喝酒了。
明确的请求: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喝酒可以满足你什么需要?是否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那些需要
※ ※ ※ ※ ※ ※ ※ ※ ※
5 学会倾听:
倾听的第一步,是留意他人的感受而不是说教,以下一些行为会妨碍我们体会他人的处境:
建议:我想你应该…
比较:这算不了什么。你听听我的经历…
说教:如果你这样做…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安慰: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最大努力了
回忆:这让我想起..
否定:高兴一点,不要这么难过
同情:哦,你这可怜的人
询问:这种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辩解:我原想找点打电话给你,但昨晚…
纠正:事情的经过不是那样的。
第二步,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第三步,给他人反馈,可以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很考验说话的技巧,用不好就成了心理咨询师了),可以通过以下技巧帮助理解:
你说的是什么事情?
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吗?(加入猜测)
第四步 保持关注,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首先,如果一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认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最后,如果我们的痛苦如果无法得到满足,不妨试试以下步骤: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大声提出请求;换一个环境;
※ ※ ※ ※ ※ ※ ※ ※ ※
一些道理、技巧: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打断比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话对人有益,而不像被人当作负担。
*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用“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来代替 “不得不”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动;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体会自己的需要;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当我们要惩罚别的时候,不妨问问“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就会发现惩罚其实是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的。
*表达感激的时候,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对我们有益的行为、我们的哪些需要得到满足、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大多数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 ※ ※ ※ ※ ※ ※ ※ ※
最后,说说文化差异,这个沟通应该是通用的,因为他关注的是人的基本需求:希望被理解、重视等。但是中国人普遍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沟通过程中很容易存在这方面的误解,一个典型的误解就是我们将对方的表达方式(语气)当成表达本身,而不去考虑说话的内容和说话者的感受与需要,所以我们要克服第一反应,先冷静下来,再做进一步分析。
读完这本书,越来越感觉到一个好的沟通者无非就是遵守真诚、宽以待人、把他人看得比自己重要等几条简单的规则,再加上一些适当的语言表达技巧。技巧可以修炼,但天性很难克服,所以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实践无数个微小的动作来改变自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阅读 + 笔记:3小时 2011年